第八十三章:大明基建從此刻開始起步!!!(第1/3頁)
章節報錯
對這個太孫殿下一口咬定要一年完工,都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就算是建個不大的院子那也得兩三個月吧,打地基,燒製磚瓦,砌牆,上樑,然後蓋瓦, 這還不帶其他一些細節上的工程,一套流程下來,兩三個月那都是快的了。
如果慢一點的說不定還得再加上數月甚至數年的功夫。
有的大院子,更是幾代人的努力,方才建造完成。
更何況是一座差不多六千多畝地的學院,幾乎相當於一座小一些的城池了。
一年時間怎麼可能?
朱瞻基沒理會劉柘的話, 他既然開口了, 自然就有一定的把握。
按照這個時代的施工速度,想要建成一座佔地六千畝的學院,確實要花費不少時間。
不過剛剛他聽劉柘的說法,也猜到了這些時間具體花費到了哪裡。
建造房屋工程並不會用太多的時間,主要是前期的各種材料。
單單是取材就不是一項簡單的工程,還有像石柱這種太過巨大而且還沉重的東西,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更是需要特殊的情況下才能搬運。
畢竟不是後世,各種大型工程機械完全超乎想像,能把建造玩出花樣來。
這個時代,可以說完全依靠的都是這個時代人們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智慧結晶,但是根本上還是沒有擺脫人力。
每一個震撼世人的建築,其背後付出的絕對都是後人無法想象的時間。
不過對朱瞻基來說,他卻擁有著比這個時代的人更多的選擇,既然選材麻煩, 那麼何不換上一種材質!
比如……水泥?
作為後世建築行業最主要, 同時也是最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水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作為一名合格的穿越者,在遇到這種建築性問題時,自然的就會第一時間想到這個東西。
畢竟水泥完全可以說是一個國家基建的關鍵材料了。
水泥成本低廉,採用的材料也是十分常見的材料,比如鐵礦石,石灰石,黏土,煤炭等等。
有了水泥,不管以後是修路,建橋,還是搞什麼的,簡直不要太方便。
而且水泥的技術還並不難,製作過程也不復雜,完全可以說是有手就能弄出來的東西。
所以聽到劉柘的話後,朱瞻基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水泥。
想到水泥,朱瞻基也就沒了興致在這裡多看,對一旁的劉柘就道:“讓工部安排鑿石柱的工人全部停下來,不用石柱了。”
“不用石柱了……”
聽到朱瞻基的話,劉柘有些懵,這位太孫殿下這是不打算按照原本的想法建造學院大門了嗎?
他對那個朱瞻基設計的那個大門心裡其實是極為期待的,如果將來能在他手裡督造出來,對他來說無疑也是一筆政治資本。
如果不建了,對他而言,自然也是一種損失,因此聽到這話,難免還是有些失落的。
“你跟我來!”
朱瞻基沒解釋什麼,讓劉柘跟著自己來到了另一邊,然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