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李彬請戰!”

………

朱棣看到嘩啦啦一片請戰的人,眼睛發亮,正準備下令時,這時一旁的督糧官一腦門冷汗的就趕緊站了出來道:

“幾位將軍,話是這麼個話,但是賬不是這麼算的啊,幾位將軍有所不知,太孫殿下那邊之所以毛線生產有限,可不是什麼羊毛不夠,而是紡織機械數量不夠,所以一天生產的數量才會有限!”

“那有什麼難的!”

聽到督糧官這話,幾個侯爺伯爺裡面立即有人站了起來道:

“既然缺紡織器械,那咱們就去搶紡織器械便是,太孫殿下要多少,我王通便去給太孫殿下搶多少來。”

督糧官聞言傻眼了,這群殺才,腦子裡除了搶就不能來點溫和的東西嗎?

紡織機械,這玩意兒可是隻有大明才有的,你就這麼去搶,豈不是自家人搶自家人的東西?

要是這樣,他還不如干脆不說這話,讓這些人去搶草原人的羊好了。

好歹吃虧的不會是大明的百姓。

一旁的朱棣到底是冷靜些,知道王通說的是沒腦子的話,就瞪了王通一眼,斥道:

“搶搶搶,滿腦子就知道搶?那些紡織器械都是大明百姓才有的,你難不成還要縱兵劫掠大明的百姓不成?”

“那不能!”

王通聞言一臉尷尬的撓了撓後腦勺,聽到朱棣這話,他也是明白了自己的話,問題有多大,一時間也訥訥的不敢再開口了。

而這邊朱棣沉思了一下,就道:“樊忠,安排個人去給太孫傳朕的旨意,命令太孫自行徵調民間紡織器械,另外令紡織局,抽調所有紡織器械,以及人員交於太孫分配。”

“末將領旨!”

樊忠恭聲應是。

朱棣點點頭,又看了一下跪在地上請戰的幾人,想了想,終究還是放棄了讓這些人去劫掠草原的想法。

主要是現在草原上已經開始下雪了,放眼望去都是白濛濛一片,若是小股部隊極容易迷失方向。

而大部隊又容易打草驚蛇,被馬哈木的人盯上,那些小部落見到了也肯定會提前逃跑。

所以想了想,他就放棄了這個想法道:“都起來吧,劫掠的事情等雪化了再說!”

聽到這話,幾個請戰的人也明白皇帝這是放棄了劫掠的事情,等到雪化了,都差不多快到春天了,到時候天氣也暖和了,有沒有手套的區別也不會太大了。

不過朱棣自然不會去管這些人的怎麼想的,他考慮的事情更多。

這次北伐前,自家大孫子就跟他講過那些征服草原的策略。

雖然有些東西他看著覺得很稚嫩,但是也不得不說,有很多東西也是可以值得借鑑的。

比如讓草原人認可大明的統治,現在的草原不比以往的草原了。

北元覆滅,草原人形同一片散沙,甚至他自己起家的軍隊中就有一隻蒙古人的組建的騎兵,朵顏三衛。

這支騎兵原本是屬於寧王朱權手下的兵馬,不過被朱棣借來後,花了重金收買,然後又挑選了裡面最健壯的人重新組建了自己的朵顏三衛。

而無獨有偶的是,蒙古人組建的軍隊,在大明並不止這麼一支。

當年老朱頭北伐,特別是1387和1388兩年的戰鬥中,就俘虜了不下數十萬蒙古人。

雖然這些蒙古人隨著瓦剌以及韃靼的崛起,也是反覆無常,但是朱棣心裡也明白,這並不是說明大明無法統治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