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還未亮,太子府燈火通明。

宮女伺候著穿衣,洗漱。

朱瞻基一大早就被叫了起來,有些精神恍惚,臉上還沾著些墨水。

朱高熾看著這幅樣子的朱瞻基有些著急:

“快些,趕緊收拾,也不知道你爺爺咋想的,八百年不開一次朝會,好不容易開一次,還要你小子也去上朝?”

他嘴裡抱怨著,手上的動作卻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太子妃張氏在一旁給朱高熾整理著衣服,聞言翻了個白眼,抱怨道:“老爺子這是想一出是一出,昨晚還要軟禁你,今天天不亮的就又要你進宮,太醫都說了你不能著風,肺裡有陰寒,天下間哪有當爹的這麼折騰兒子?”

“哎呦,行了,都什麼時候了,還肺裡陰寒,陰寒,腦袋掉了,我就不寒了,自從老爺子又要打仗了,這些天我這天天在火上面烤著,刀尖上面坐著,好了,好了,就這樣………”

朱高熾小胖手隨手拍了拍張氏給自己整理衣服的小手,示意張氏不用收拾了。

另一頭,朱瞻基默默無言,該來還是要來的。

只求等會兒自家這個便宜老爹不會被氣壞了身體。

天微亮

奉天殿。

三通鼓響,二門大開,一隊隊官軍旗校率先進入排列。

早已在朝房等候多時的文武百官,也紛紛開始按品級在左右掖門前排隊。

文左武右,隨著鐘鳴聲開門而入,在金水橋南,又等候鳴鞭聲響起,在鞭聲中依次過橋進入御道兩側侯立,等候皇帝。

進入了御道兩側,文武百官也不敢交頭接耳什麼的,

在百官身後,皆有校尉相向握刀布列。

隨著禮樂聲響起,在一聲鳴鞭聲中,一道“入班”喝唱聲,皇帝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出現在了御座之上。

文武百官見怪不怪,紛紛進入御道行禮,禮畢謝恩。

奉天殿外,

錦旗招展,

奉天殿內,

百官肅立。

百官之前,

太子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以及朱瞻基依次站立。

隨著儀式結束,文武百官也紛紛放鬆了下來。

“二哥,這小子今個兒怎麼也來了?”

朱瞻基前面的趙王朱高燧碰了碰漢王朱高煦小聲問道。

兩兄弟一個精一個憨,狼狽為奸,關係很鐵。

“誰知道,他是太孫,老爺子最喜歡的孫子就是他,他上朝有什麼奇怪的?”

“二哥,聽說老爺子把太子監國給撤了?那這次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