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孫殿下想謀反嗎?”

紀綱強壓心中恐懼,開口大喊,想要吸引其他人注意,

“逼逼賴賴的沒完沒了,把他嘴給我堵上!”

朱瞻基瞥了一眼紀綱,對一旁的一個十八騎吩咐了一句。

後者會意,順手就撕下紀綱身上的一塊蟒袍,塞進了紀綱嘴裡,

一旁的幾個人也是利索的把地上幾個死掉的錦衣衛的腰帶抽了出來,將紀綱捆綁了一個結實。

紀綱“嗚嗚”了兩聲,下一刻一把刀驀地向他脖子靠了靠,一絲獻血流出,紀綱瞬間老實下來。

看向燕雲十八騎的眼神也透著一股深深的恐懼。

看著紀綱慫了,朱瞻基忍不住笑了笑,這才看向一旁剩下沒有參與對抗的錦衣衛道:

“你們表現的很好,沒有加入國賊紀綱的隊伍,這非常好,回頭我會讓人記上你們的表現,以後好好努力,大明需要的就是你們這般忠心之人。”

頓了一下,掃了一眼自己話落後,這些明顯鬆了口氣的錦衣衛,朱瞻基又道:

“國賊紀綱已經俯首,錦衣衛以及詔獄不可無人駐守,錦衣衛指揮同知何在?”

朱瞻基話落,這群錦衣衛微微一陣騷動,不過很快就有一個二十來歲的青年走了出來道:

“回太孫的話,兩位指揮同知均屬紀綱一黨,剛剛已經全部伏誅!”

“你是?”

朱瞻基有些好奇的打量了一眼這個青年。

二十來歲的年紀,要比他大上幾歲,長得也比他孔武有力幾分,嗯,只不過沒他帥氣。

不過這個時候能有膽子站出來,想來應該有些不簡單才是。

“末將錦衣衛指揮僉事張懋參見太孫殿下!”

張懋右手擊打胸膛,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朱瞻基見此眼前一亮,突然想到了什麼,忍不住問道:

“姓張?你和英國公張輔是何關係?”

張懋聞言笑道:“回太孫,家父便是英國公!”

“果然如此!”

朱瞻基聞言臉上忍不住笑了起來。

如果說給大明所有勳戚家族排個忠臣榜,英國公一家絕逼可以排在第一位!

第一任英國公張輔的父親是榮國公張玉,張玉是靖難時為救朱棣力戰而亡的。

不過因為張輔屬於外戚,並沒有繼承張玉榮國公的爵位。

不過張輔的能力也並不弱於張玉,甚至猶有過之,跟隨張玉參加過靖難不說,

交趾叛亂,張輔四平安南,三擒交趾偽王,一人之名,威震整個西南,後世甚至因為張輔不能世代震守交趾,引以為憾。

否則現在也不會有什麼這南那撾的了。

因為平定安南的功勞,永樂六年時,張輔因功被封為英國公。

歷史上,朱瞻基能穩穩當當的坐穩皇位,張輔的功勞同樣也是不小的。

漢王朱高煦叛亂,就是被張輔輔佐平定的。

不過這麼一位功成名就的大將,下場卻不太好,死的十分憋屈,

說起來,不得不說到大明戰神,嗯,就是朱瞻基未來想要掐死在襁褓中的大兒子,明英宗朱祁鎮,

就是他這位戰神兒子想學老朱頭和朱老頭北伐,張輔才在土木堡之變中戰死,也是從這裡開始大明軍隊損失殆盡,武勳集團也開始一蹶不振。

而明朝最後一任英國公張世澤也絕對對得起英國公滿門忠良的榮譽,李自成攻打順天,滿朝文武,就連皇親國戚都開門納降了,但只有張世澤在城破後力戰而死。

滿門忠烈,可以說大明王朝,英國公一家從始至終都在為老朱家賣死命!

想到這,朱瞻基自然的對張懋的感觀就開始無限拉高,忍不住笑道:

“紀綱已經俯首,既然兩位錦衣衛指揮同知都是紀綱同黨,死了便死了,國之奸賊死不足惜,張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