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李晏自己心中也是沒底,所以他耍了個盤外招,故意裝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引素問和尚和孫沐恩上鉤。

自己比旁人多知道一件鎮器,這是自己的底氣。

那素問和尚的優勢,應該就在於妙光禪師事先給他透的題目。

有師叔出手遮掩去天機,雖說自己看不清盤中之物,想來另外兩人的處境大抵也是如此。

這種時候,即便對方心中知道答案,定也不敢明目張膽地抄上去,頂多用春秋筆法一筆帶過,諸如內有某某一件就是極限了。

再多,他也沒那個膽量。

否則,縱使贏下這一場,持國寺的名聲也算是臭了。

這就讓他有機可乘。

只要自己故意裝出一副十拿九穩的模樣,事關重大,素問和尚除非知己知彼,否則一顆禪心必然難以安定。

畢竟有第一場珠玉在前,素問和尚絕對不敢賭他是在虛張聲勢。

至於自己寫下的那個答案正不正確,並不重要,李晏故意寫的含糊一些,不過是為了安素問和尚的心,一旦對方踩進了圈套,屆時黃眉道人放入的那隻鎮物,便是決勝關鍵。

老和尚是空門中人,如果要動手腳,想來定會放入一件素問熟悉的事物。

什麼是和尚熟悉的,李晏覺得應該是一件佛器。

如此,猜對了便是他勝,猜錯了有一件鎮器託著底,至少也是和局,拖進第三場,怎麼想他都是不虧。

如今結果揭曉。

李晏看向盤中,除了一串小葉紫檀佛珠,赫然還有一隻羊脂玉造的鎮紙。

還真被他給蒙中了!

現如今巽風觀連贏兩場,顯然已經沒有再鬥下去的必要。

“苦叄子道友當真是教出來一個好徒弟,這般光景的大光相,鄙寺能夠施展的也不過一手之術,巽風觀後繼有人啊!”

“這一場,是老衲輸了!”

妙光禪師陰惻惻地刺了一句,算是給這場鬥法蓋棺定論。

順便,還小小的挑撥離間了一句。

堂堂道門中人,施展的卻是空門的手段,顯然是在說李晏的身份有問題。

“哈哈哈,貧道也有所聽聞,據說大光相非有大功德之人不可練成,這麼看來,道友回去後是該好生整頓寶剎的風氣啊!”

論起陰陽怪氣,黃眉道人也是不逞多讓。

正巧李晏回到雲間,一眾師兄紛紛與他執掌相慶,一掃方才低沉的氣氛。

“哼!”

妙光和尚冷哼一聲,忍住不去與他一般見識。

如今雙方各勝一場,負一場,剩下最後那場論劍卻是至關重要。

煉炁後期的煉炁士論劍,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兩位內景上人定會派出自己的得意弟子。

兩教門人,單單是煉炁圓滿就不止兩手之數。

煉炁圓滿的修道士,已經即將褪去肉身凡胎,漸生出半仙之體,每一招,每一式,都帶著莫大的威能,為避免傷及無辜,二位內景上師更是親自出手加固禁制。

有幸窺見兩位上師出手,雖是隻鱗片羽,卻也夠一眾散修消化上三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