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471 夜探深宮(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靈菡憑藉煉魔壺虛影,有無盡魔氣可供呼叫,將虞城之外化為一座魔域!
羅海與戚澤身外皆有重重佛光,保護自家不受魔性沾染,太子與金照懿則有昆墟派兩大高手保護,戚澤暗歎一聲,趙靈菡成就法相,比他高出一截,古燈檠便受了煉魔壺壓制,只能自保,庇護不得場中其他人,來此的諸皇子怕是要死絕了。
戚澤接連動用五十陰魔圖與古燈檠,已是底牌盡出,可惜昆墟派那兩個不甚給力,正想動用湛空和尚這張底牌,忽有一道光華凌空飛落,漫空禪唱之中,擊入九天十地腐仙化魔大陣之中!
那六頭魔將與三千魔兵受佛光一照,當即化為虛無,被超度了去,正是湛空和尚出手!
阿羅漢之力何等廣大,佛光普照之下,那煉魔壺虛影也被化去了大半,趙靈菡暗罵一聲,只好駕馭魔光魔氣遁走地下。
湛空和尚真身端坐不動,只用神通遙擊而去,已逼得那魔女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正要將之擒獲,忽然心頭一動,悶哼一聲,收回了神通。
趙靈菡逃遁,魔氣自然散去,但湛空的佛光並未追襲下去,反而收了回去,不禁大感驚訝。
魔女已去,晏真人道:「太子,還是先回府中罷!」不等太子回答,大袖一揮,帶了太子飛走。
金照懿道:「父親!」金天青道:「回去再說!」瞧了一眼戚澤與羅海,亦是縱光而走。
戚澤足踏於地,運法目遙望虞城氣機,見真龍之氣在皇宮之上凝成一條老龍,顧盼之間十分雄壯,而其餘真龍之氣盡皆消散,只剩兩道,化為一條黑龍一條白龍,根本比不得那老龍精氣雄渾。
諸皇子一死,其天子龍氣被趙靈菡奪走大半,剩餘盡皆被虞帝、太子與金照懿瓜分,已是三足鼎立之勢。如此一來,三龍相爭,殺伐只會更烈。
戚澤望罷,收了古燈檠與五十陰魔圖,與羅海和尚去見湛空。羅海問道:「方才實能擒捉那魔女,首座為何忽然收了法力?」
湛空道:「那魔女背後亦有煉魔宗長生坐鎮,因此不曾追襲。」
戚澤沉吟不語。羅海道:「原來如此!」
湛空道:「我觀諸皇子一死,天子龍氣反哺虞帝與另兩位皇子,皇位歸屬已然明朗,但只剩兩位皇子,奪嫡之爭必然更為慘烈!」
戚澤道:「不錯,大師所觀極是!勞煩大師瞧一瞧那佟仙梧蹤跡何在?」
湛空運慧眼觀瞧一陣,道:「那佟仙梧遇上另一位煉魔宗高手,抵敵不過,卻被聖母教一尊脫劫級數高手救走。居士如何打算?」
戚澤道:「平天道與聖母教高手潛入虞城,諸皇子死傷殆盡,還有虞帝勾結九幽世界,真是一團亂麻!晚輩也不知該當如何。」
湛空道:「既然如此,不如靜觀其變,待機而動。」
戚澤沉吟道:「但也不能全然不管,似今日煉魔宗出手,我等便陷於被動。晚輩今夜欲一探皇宮,請大師護持!」
湛空道:「這倒無妨,只要皇宮之中無有長生級數,我自可護你周全,若是方才那煉魔宗長生出手,你只好自求多福!」
戚澤道:「事機緊迫,豈可畏首畏尾?就在今夜!」
戚澤與羅海回至虞城之內,只能入夜行事,問羅海道:「不知湛空大師擅長何種神通?」
羅海自是知無不言,道:「湛空首座是得金剛部上代首座窺勝大師坐化之前,傳薪灌頂,方能修成阿羅漢,這些年來一直在寺中清修,從不曾展露神通。唯有煉魔宗糾集五毒教、陰山派來襲時,出手抵擋屠遍天。戚師放心,湛空首座乃是寺中阿羅漢,功力深湛,定能護你周全!」
戚澤道:「那便好!」卻見城中亂哄哄的亂成一團,無數兵士湧
入,封鎖城門,大索四方,卻是諸皇子死訊傳出,滿朝震動,虞帝震怒之下,痛哭失聲,授兵權與太子,誓要報此血仇。
非但如此,聽聞皇宮之中原本貼身保護虞帝的鬼修也有動作,紛紛飛出城外,追殺煉魔宗與兩大邪教去了。
佟仙梧不去說他,平天道兩大天王欲殺太子與金照懿,其後逃之夭夭,虞帝聞聽,更是暴怒,當朝下旨,用不與平天道議和,定要將之覆滅,方解心頭之恨。
太子掌控兵權,大肆調兵遣將,四面而出,打探邪教與煉魔宗修士行跡,鬧得虞城之內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戚澤聞聽,暗暗搖頭,道:「邪教與煉魔宗俱是修士,有神通傍身,單靠精兵,濟得甚事?反亂了自家陣腳,虞帝也好,太子也罷,未必是真心復仇,不過做個樣子罷了!」
虞帝態度到不好說,太子只怕早就樂翻了天,根本不會全力緝拿兇手,金照懿一方亦是如此,那些皇子可謂是白死了。
虞帝得知諸皇子死訊,立時召集文武大臣議事,痛哭連連,連頒旨意,弄得虞城一片風聲鶴唳,待得散朝之後,又去後宮安撫諸位嬪妃娘娘。
皇后只生了一個太子,其餘皇子皆是妃嬪所生,乍聞噩耗,後宮已然炸了鍋。皇后忙著安撫諸位嬪妃,已是筋疲力盡,遣人請虞帝前來。
虞帝一至,便有數位嬪妃爬了過來,死死攥住虞帝龍袍,痛哭連連,又有數位妃子白眼一翻,暈厥於地。
虞帝心頭燥怒,卻又不好發作,命太監宮女將諸位娘娘攙扶起來,好生服侍。忙活了半日,好容易安撫了眾嬪妃,當即大袖一拂,轉身離去。
虞帝來至寢宮之中,屏退左右,獨自坐在龍床之上,沉思許久,忽然微微冷笑,伸手一按機簧,龍床自然翻轉,虞帝已不見了蹤影。
寢宮地下忽有一點光華亮起,龍床之下乃是一條筆直甬道,周遭鑲嵌了無數夜明珠,每隔一丈便有四顆,釋放瑩瑩光華。一顆夜明珠已是價值連城,難得那無數夜明珠皆是一般大小,單是這些夜明珠,便抵過虞朝疆土百年賦稅,卻只被用來區區照明而已。
那甬道深有千丈,虞帝足下自有一股氣機流轉,托住其身,片刻之間已然落足實地,又向前行了百丈距離,面前乃是一座石壁,再無去路。
那石壁之上鑲嵌了一塊巨大白玉,足有十丈方圓,白玉通體無暇,渾若一體,亦是一件無價之寶。
虞帝立身白玉之前,開口道:「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