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菩提寺之外,吞心老魔吃窺性大師一指,將一縷魔念化去,本尊卻冷笑一聲,道:「既然如此,莫怪本座手辣!」

那老魔頭身為煉魔宗太上長老,與魔心道人同輩,當年地火魔宮一戰,逃過了各大魔宗聯手剿殺,豈是等閒?心念一動,便有無數細微之極卻又強橫之極的魔念飛起,透過大菩提寺上空佛光,滲入寺中。

那魔念無遠弗屆,不拘何人,沾上便將之魔染,更為詭異者被魔染的僧侶兀自不覺,端的厲害無比!

吞心老魔幾乎在一瞬之間,便將大半大菩提寺中僧人魔染,卻不立刻發動,而是繼續搜尋有根器的弟子,只消將全寺上下一網打盡,窺性再嘴硬,也不得不伏低做小,任他擺佈!

窺性大師立身寺中,自知吞心老魔所用手段,低聲嘆道:「劫數!真是劫數!」手掌一翻,將佛火心燈托起,腦後現出一圈佛光,加持佛火心燈之上,輕喝一聲:「去!」

佛火心燈之上本是火焰如豆,得了窺性法力灌注,金色光焰擴散開來,瞬息之間已遍照整座大菩提寺!

窺性大師又喝道:「一燈如豆,照破痴愚!」佛火灼灼,掠過寺中一切佛像、僧侶之身,但見眾僧身上紛紛冒出絲絲黑氣,正是吞心老魔所種魔念,被佛火煉化,散於無形。

寺外吞心老魔驚歎一聲,道:「這是甚麼神通?難道窺性已證大菩薩境界?」瞬息之間已生退意。窺性法力比他高出,但能輕描淡寫之間驅散魔意,足見神通遠超於他,哪還鬥個甚麼勁來?

吞心老魔兀自不死心,以魔心映照,良久才自語:「原來是借了法寶之力!怪哉,大菩提寺何時有了這等法寶!」

佛火之力掠過戚澤之身,照透其真如佛性,戚澤渾身一震,正讀到《如來性》一品之中一句:「諸佛與緣覺,及以弟子眾,猶舍無常身,何況諸凡夫!」心頭隱有佛光閃動,似有所悟。

窺性大師以佛火心燈破去吞心老魔法力,亦不敢鬆懈,這等千年魔頭,魔功詭秘,他雖不懼,唯恐染化寺中僧侶,使其墮入魔道,又或對佛法生出懈怠不信之意,那便再無機緣攀援上境,無論如何,先將吞心老魔驅逐再說。

窺性大師身形晃動,已然出了大菩提寺,現身吞心老魔面前,說道:「吞心,你是自家走,還是老衲送你一程?」

吞心老魔哈哈一笑,笑聲之中卻殊無歡喜之意,猶如千萬人同音說話,開口道:「我若不走又如何?」

窺性大師將佛火心燈一託,說道:「那麼老衲只好用強了!」

吞心老魔一見那佛火心燈,周身魔意震動,訝然道:「此寶是……」

窺性大師卻不再廢話,將那心燈一轉,便有八色光焰飛起,此為佛門八正道之法,象徵正見、正思維、正悟、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亦是無上解脫之道。因此那光焰蘊含圓滿真如佛性,能開啟般若智慧,斬斷一切邪魔根基!

當初窺禪那柄斷無明戒刀便是大菩提寺歷代高僧以八正道之法祭煉而成,如今窺性大師隨手施展,便有如斯最了義展現,再有佛火心燈加持,正是一切魔道之剋星。

吞心老魔怒吼一聲,當真又驚又懼,那一幢魔雲倉皇飛起,離魂大法發動,有無窮魔意展布,魔意之中又有山水雷霆,堅固魔城,已然由虛化實,法度森嚴,盡顯魔道正宗氣概。

煉魔宗《無始萬化元魔經》不愧為此界魔道第一寶典,包羅永珍,乃是魔道正宗,絕不亞於佛道兩家真傳,可惜窺性大師早證無上般若,有佛門異寶加持,更是如虎添翼,唯有當年魔心道人復生,才能一較高下,吞心老魔千年苦修,亦非對手。

那魔意之中生出無數雷霆絕峰,簇擁一座森嚴魔城,覆壓而來,可惜被八色佛光一照,皆成了夢

幻泡影,雷霆消散、絕峰崩塌,連那座堅固之極的魔城亦如雪獅子向火,其上有無窮佛火騰起,被燒了個天崩地裂!

吞心老魔苦修千年,自負神通已不在當年魔心道人之下,想不到出世第一戰,卻遇上手持佛火心燈的窺性老僧,吃了一招八色佛光,險些將苦修多年的根本魔意破去!

吞心老魔驚懼交加,一團本命魔性所化魔雲驀然化散為無數微小之極的氣流,四面八方宣洩而去。

窺性大師早料到他有此一招,只將佛火心燈再轉,八色佛光噴湧更急,籠蓋一方天地,幾乎將吞心老魔所化魔氣盡數籠罩,這位老僧不動則已,一動則傾盡全力,竟是打算將吞心老魔徹底煉死在此!

虛空之中響起吞心老魔之聲,恨恨說道:「窺性,你好辣的手!」

窺性大師正要說話,忽然微微皺眉,扭頭望向大菩提寺中,原來不知何時,大菩提寺上空竟有無量魔雲匯聚,那魔雲不知來自何處,呈一漏斗之形,將上空天罡之氣盡數逼開,幾乎露出域外星空來!

吞心老魔死中得活,高興地狂笑不已,叫道:「真是天助我也!你寺裡不知誰人入魔,引發了魔劫,正是內魔外魔齊攻,好!好!好!」連叫三個好字,急忙身化魔風,吹散無形,先保命要緊。

窺性大師略一分心,那老魔已然蹤影全無,只好按下佛火心燈,忖道:「是誰人入魔引動域外天魔窺視,還是誰人破境,引動魔劫?」略一推算,恍然道:「原來是他!」

戚澤觀讀經文,在九層浮屠鎮壓之下,真如佛性越發活潑,待得窺性大師以佛火心燈轉動佛門真火,更是心智通明,開啟般若之門。

他讀到《如來性》一品之中「又解脫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無所有;無所有者,即是外道尼揵子等所計解脫;而是尼揵實無解脫,故名空空。真解脫者則不如是,故不空空。不空空者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若言空者,則不得有色香味觸;若言不空,而復無有水酒等實。解脫亦爾,不可說色及以非色,不可說空及以不空。若言空者,則不得有常樂我淨;若言不空,誰受是常樂我淨者?以是義故,不可說空及以不空。空者,謂無二十五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不空者,謂真實善色,常樂我淨,不動不變,……不可破壞即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一段經文之時,心如日月朗照,霍然開悟!

如來所言,道盡空與不空之秘,解說空法之最了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