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偉大轉變(請必訂,感謝Q的螺絲的建議)(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且,如果原公司不支付給離職員工競業補償金,員工跳槽到競爭對手繼續從事原職業,那也不受限制。
這個補償金,就看雙方約定了,一般為月平均工資的30%。
校長思索了下:「這個定向服務期限我沒有異議,合理合情,能夠保障雙方利益,最主要的還是契約精神。」
說完後,轉向校述記。
校述記也點頭:「在服務期限方面,我也沒異議。」
接下來,兩方商議合作的詳細事宜,如何保障學校、學生和企業的利益,實現三方共贏。
學生轉學院後,星海集團為學生支付大三大四的學雜費和住宿費,每個假期,學生需要到星海集團參加相關培訓,每個假期大概有20天時間,就相當於學生的假期變短了。
學生還是正常在學校上課和住宿,但在星海集團培訓的時間同樣不少,在星海集團培訓期間,公司包伙食。
雙方商議了兩天時間,最終校企合作方案定了下來。
其實就相當於增加了三個專業而已,校方需要向教育部提出申請,要走流程。
不走流程也可以,就當不存在星海院系,學生還是歸屬於原院系,但到了大三,上課多半不會跟同班同學一起了。
對江浙大學和學生來說,學生能進入星海集團工作,那是最好的去向了。
三天後,星海集團與江浙大學在學校禮堂舉行校企合作簽字儀式。
合作即日開始,但校方和星海集團方需要準備教材,確定老師人選,教室和培訓場地等等。
因此,從明年開始,這一屆的大二學生就有機會,而剛上大三的學生就沒有機會了。
校方與星海集團進行校企合作培養人才,在校園裡引起熱議。
「這一屆的大二學生爽了,三個專業,每個專業招收50名,畢業包分配,前景比一般畢業生還好,而且免大三大四學費和住宿費。」
「這相當於直招進星海集團了,根本不用到了大三顧慮考研問題還是就業問題了。」
「只有智慧機器人、晶片製造與設計、航空航天技術專業,而且只從工科生相近專業中選拔,要筆試,還要面試,這一屆大二學生有的忙咯。」
星海集團定向培養,四年服務期,畢業包分配,這種事情如果是在其它公司,估計沒啥人報名。
但如果是星海集團,那就不用擔憂,公司離學校不遠,薪酬待遇和福利待遇一流水平。
今年的新生可能不太清楚畢業生去向選擇,但這一屆的有些大二學生就比較清楚了,每年的星海集團校招,是最受歡迎,競爭最激烈的公司。
剛剛開學,可以參加星海集團選拔的專業學生就打聽星海集團會筆試哪些內容,找在星海集團工作的校友關係,看看能不能漏點內幕訊息。
甚至,志願者協會的大二學生問沐小靈,沐小靈統一回復「別問我,我也不知道,又不是我出題「。
有些學生還調侃,拼命進星海集團工作,還不如拼命娶到沐小靈,再次一點,只要跟沐小靈打好關係,說不定一樣能推薦進入星海集團工作。
……
沐陽處理完江浙大學的校企合作事宜,他的工作轉到晶圓來了。
單晶爐已經研發成功,相關的配置裝置已經完成,再過段時間,正式開始單晶棒的製造。
現在,沐陽有一個自身問題必須嚴肅、謹慎考慮的事,也是晶片發展起來之後必須要執行的事情。
那就是未來的打算,大概是兩三年之後,他想開始發展航空,想製造太空船,甚至進入星際時代。
以他個人的情況,也許能夠隱瞞,也許隱瞞不了。
自己公司發展,束手束腳;
和GUO家合作,當然能夠放開手腳,力量也夠大,但他不想進入體ZHI,不想被約束。
或者說,兩者共存也行,只要以他為主導就行。
很多東西都是假設,畢竟沒有前例,誰不敢保證他會怎麼樣。
對沐陽來說,他非常希望,幫助GUO家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同時,也不希望有人觸犯到星海集團的利益。
他可以不在乎錢,但可不能沒有。
他一番思索,先把他個人所有產業大致分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