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純度是99.999999%,即一噸單晶矽裡面含有1克雜質,大概是一根12英寸幾米長的單晶矽棒裡含有1克雜質。

1克雜質它不是集中在一個區域,它多半是分散。

如果只是集中在一塊晶片上,那根本不用擔憂,直接報廢這一塊晶片就行了。

問題是,你不知道這些雜質如何分佈。

假如這一塊晶片上的電路上剛好有雜質,就跟一條高速公路上突然發生塌陷了,那它就影響整條高速地執行,甚至沒法執行,直接報廢。因此,這也是為什麼晶圓要求純度高,如果純度只有99.5%,說不定整個單晶矽棒都不能使用,芯心報廢率就非常高。

而且,半導體材料的電學特性對雜質的濃度非常敏感,因此需要進一步提純。

沐陽把資料吸收之後,感覺有些疲憊,回屋裡休息。

第二天,沐陽就開始到103樓輸出CZ—G12—02的資料。

忙碌了十來天時間,沐陽才把裝置製造資料輸出完畢,像製造工藝這些資料,只能慢慢來。CZ—G12—02裝置談不上很複雜,核心是單晶爐,沐陽把它分為9個小專案裝置。

晶圓生產在星海集團是新領域,沐陽已經給星雲團隊半年時間,讓他們琢磨出世界頂尖的晶圓製造技術那是不可能的。

要是可以,國內早就批次生產出12英寸晶圓裝置了。@精華\/書閣*首發更新~~

當然,也許裝置好搞,但製造工藝更重要,搞不懂工藝,搞出裝置也沒用。

況且,CZ—G12—02裝置完全不同於其他廠家的裝置,自動化程式更高。

這個專案的技術輸出,沐陽是打算進行餵養灌輸模式,這是沒法的事。

在3月20日,沐陽召開星雲科技公司的科研會議。

星雲科技公司從去年就開始建立,目前公司人數約兩百人,大部分為科研人員,還在不斷擴建。

過去半年時間,這個公司的人員就一直在磨合團隊和實驗,沐陽就讓他們犯錯、學習。

技術經理為向海,海歸博士,資深半導體專家,今年已經四十歲,是沐陽從星雲公司各組長中提拔上來的,目前還沒有完全轉正。

向海作為集團技術經理,其實就相當於子公司的技術副總,但在星海集團只是這樣設立而已,把晶圓生產當成一個大專案。

各專案組發展到一定規模,沐陽就會把這些大專案獨立,設立子公司總經理和技術副總,也是星海集團必須走的道路。

除了沐陽和秘書羅志澤,參會人員有向海,3個技術副經理和6個技術專家。

沐陽讓羅志澤把資料下發,敲了下桌子,直入話題:“根據每個組的情況及你們的專業特長,我把。(本章未完!

第398章 又一個世界第一,CZG1202

電弧熔爐、石英坩堝、石墨加熱器、單晶爐、氬氣生產系統、熱場、切片機等生產裝置分成九個裝置研發小組,你們要吃透裝置技術,同時協助專利部門申請專利。

具體圖紙已經上傳到公司的圖檔系統,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許可權檢視,注意技術保密。

以上裝置,我們從市場上買不到合適的,我們只能自主研發並製造,如果有搞不透的,就向集團專家組尋求幫助,他們會盡力協助你們。

你們大部份人新加入星海集團,星雲科技和其他專案組都是一個整體,千萬不要把星雲科技當成獨行俠公司,要主動去溝通與協調,在星海集團不流行勾心鬥角,你們做事情不要抱著自己的小心思。

比如生產切片機,你們下加工任務後,機加工車間自然會按流程排產,一切按照流程走。如果流程走不動,就去找機加工的生產經理協調。

只要不是集中任務,集團的基礎加工任務不會很繁忙到要排隊一兩週時間才輪到,一般小零件的加工,上午下達任務,下午就能加工出來。

記住,你們是一個團隊。@精華\/書閣·無錯首發~~”

向海等人聽完董事長的話,一邊翻看資料。就像切片機的資料,上面技術要求,但沒有詳細圖紙的具體加工尺寸,只能在電腦上開啟檢視自己能看到的許可權資料。

新人比較好奇董事長哪裡弄來這些資料,只是不敢問,在星海集團,都流傳著董事長是全能專家,操作技術更溜,曾經獲得世界技能大賽冠軍。

畫圖飛快,資深機械工程師要畫一個小時,到董事長手裡,絕對不超過十分鐘。

所以,這一堆資料,真有可能是董事長一個人搞出來的,只是不知道他搞了多久而已,說不定已經準備了大半年時間,這麼一算,也感覺合理。

看《重生2008:我閱讀能賺錢》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COM到進行檢視。

第398章 又一個世界第一,CZG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