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國產工業軟體的未來(第1/3頁)
章節報錯
沐陽要先解決的就是三維設計軟體,哪怕到了2022年,他對幾款三維設計軟體的很多功能用得不爽。
比如三維設計軟體SOLIWORKS這款軟體,三維圖轉化為二維CAD圖是可以的(二維CAD圖是施工圖,是要標有加工尺寸的,工人才看得懂,三維圖不適合當施工圖,但很直觀,一般出圖是二維CAD圖+一張三維圖,既能看得懂圖紙尺寸,又能直觀地看懂工件外觀,不容易加工錯,否則,有些人看CAD圖也會看錯圖)。
但是,三維轉CAD圖,有很多毛病,比如標註的尺寸很傻,比如字型過小,列印出來看不清,尺寸鏈不正確,不需要的尺寸都標出來,嗯,反正太多了。
一般都是機械設計師重新標尺寸,比較麻煩。
當然,也可以設計模板,但也不好用。
還有,CAD圖象轉化為三維圖,不能夠完美地實現。
如果有一個軟體,只要把CAD圖表達清楚,就能夠直接轉化為三維圖,不需要再拖高度長度那就完美了。
目前的軟體功能,CAD圖轉化為三維圖,必須把一些無關緊要的標註文字刪除才好操作,其實跟三維圖草圖上進行拉伸沒啥區別。
而沐陽要解決的是,比如目前公司畫的CAD圖,不需要對CAD圖進行增刪,新軟體會自動識別機械工程師的需要,只需要設計師選擇閉環區域,就能夠自然生成三維圖,並且生成資料可以進行設計。
要實現這個功能難度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實現,有一些不會使用三維軟體的設計師,他就不需要畫三維圖,就畫二維圖就行,畫好直接轉化,有些人畫CAD圖比較嫻熟,並不是說使用三維軟體畫圖或者CAD圖最好。
畫好三維畫,也是需要轉化為CAD圖,出圖就是比較麻煩,這也是沐陽需要解決的問題。
這個年代,特別是年齡比較大的設計師,還真不會使用三維設計軟體,很多公司沒有強制要求一定會三維,但隨著時代發展,對機械設計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會三維設計軟體還真不行。
軟體這東西,簡單使用容易學,想學精太難。
除了以上的問題,目前三維設計軟體的問題多的去了。
比如要選擇一個M8的螺栓,假如這個軟體有標準庫,螺紋為米制(不同於美製),導程等都為普通常用型,它還有一個長度必須選擇,標準庫內會有不同長度、不同材料的M8螺栓。
如果是沐陽設計,這個軟體還要與公司的實時倉庫庫存和市場資訊連在一起,比如選擇60長度型號的螺栓,顯示倉庫沒有,甚至顯示市場沒有,但建議70長度的,因為倉庫剛好有,只要組裝不干涉,也是可以用的,螺栓嘛,長一點沒關係,但不能短。
但是,如果沒有這個功能,圖紙下達後,才發現買不到這個長度的螺栓,那不可能加工呀,加工成本太高了,只能找代替品,這些過程無疑增加了成本,還得修改圖紙,重新下發圖紙,除非提前調查清楚。
但設計師都有一個惰性,懶得查公司倉庫庫存表。
而這個實時倉庫資訊,公司建立有ERP倉庫管理系統,是可以聯合在一起的,要實現這個模組就需要公司做好倉庫資料管理,資料與實際相符合;
而市場資訊,就需要採購部做好資料統計管理,這一點是比較麻煩統計的,工作量非常大。
這只是拿一個常用的標準件做比喻,但這些資料可以由員工負責,沐陽是不需要負責補充和維護的,他只需要編寫這個三維軟體具有邏輯功能和模組就行了。
又比如,沐陽只需要畫一個孔,如果有一個功能,提示配合所需要的螺栓、螺母、墊片,只需要選擇和確認就行了,會自動配合好,就是傻瓜設計,不需要再從標準庫裡找,組裝時還要找基準面進行組裝,如果孔不對稱,還得一個一個地組裝,太繁瑣了。
要實現這個功能,就是一個識別功能,比如查到直徑8.5的孔,如果要裝配螺栓螺母,軟體會自動建議M10螺母,甚至會提供多長的螺栓。
程式設計邏輯上,首先就是判斷有這個孔,然後判斷孔的大小和孔深度,想篩選出比較適合的螺母和螺栓,那就得編好公式了。
公式和邏輯很重要,比如會有很多不同尺寸的孔,如果一個公式就能解決,執行時就方便了,如果是幾十個公式才能解決,邏輯判斷就非常麻煩,程式行數會很長。
還有很多功能,比如焊接模組、鈑金設計模組、鋼結構設計模組等等,能否很快融合地在一起。
太多問題需要解決了,不說別的,就說能解決以上功能,就已經超越市面上所有三維軟體,成為世界第一技術水平的三維軟體。
沐陽揉了揉腦袋,站起來走走。
宋雪露待在家裡有些無聊,輕步走進他的辦公室,看到他在揉腦袋,關心問道:“老公,累了歇息一會。”
坐在沐陽的旁邊,給他煮一壺茶。
冰箱裡是有飲料,也存有紅酒,但沐陽感覺不能喝太多飲料,對身體不好,他也不是好酒之人,紅酒純擺放,還不如啤酒那麼爽快。
冬天時候,也不可能喝啤酒,又在辦公室,雖然沒人管他,但形象不好。
星海大廈單層面積達3000平方米,樓層越高面積越小一些,這個98層也有2600平方米,都是高層的辦公室,實際上是用不完的,目前高層就幾個人而已,再加上秘書辦公室。
沐陽自己的辦公室面積達200平方,玻璃窗剛好面對西湖,是最好的觀光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