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新的技術瓶頸(中秋節快樂)(第2/4頁)
章節報錯
這就跟建造房子一樣,一點一點地增加材料,把它給“填滿”。
相比傳統的去材料加工方法,它屬於“增材”,這個空心球有多重,它就需要多少材料,沒有什麼加工餘料,材料利用率達到100%。
但它有三個最大的問題。
第一是增材效率低,工作時間長;
第二是分層厚度問題,目前在向0.01mm發展,如果一層厚度過度,那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就很差;
第三就是塑性和韌性差,比如用來加工軸,那它就不行!
可以加工出來,但加工出來的軸的韌性差,很容易斷!
所以,重要的軸都是鍛造出來的,而不是鑄出來的!
3D列印其實就是鑄的形式,只是說常規的鑄是灌澆,把熔化的材料直接倒進模型裡,而3D金屬列印,量比較小。
沐陽覺得他沒法解決這個缺少問題,所以他一直都不想研究這個技術,但他知道,未來肯定要用到,缺少它還真不行!
為了輕型化,可以利用增材製造的一個關鍵優勢:可以生產複雜部件的能力。
比如飛行汽車,除了從選材上解決,還可以從複雜的結構設計中解決問題,從常規制造方法就沒法解決。
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最終部件或子元件的裝配是製造過程中的常規部分,需要額外的時間、裝置、人力和質量控制,裝配點可能會產生問題。裝配點透過緊韌體增加了額外的重量,從而導致在消耗燃料的應用中的運營成本增加。
裝配點還是常見的故障點,如果連線點被削弱,則可能會導致不良風險或停機。由於這些原因,尋找創新且有效的方法來消除或減少裝配件可以為眾多領域帶來益處。
增材製造所擅長製造的複雜部件的其中一個分支,是整合裝配件和一體式設計。增材製造讓部件可以在設計階段進行連線,並在生產中無縫整合。
這意味著減少了對緊韌體的需求,並減少了生產的部件總數,相應地減輕整配重量。
沐陽開啟閱讀系統。
【閱讀系統】
【6級:42.3Y/100Y】(當前經驗/升級經驗)
未加經驗:122250.5W
可提現金額:915220000元
沐陽
22歲
高等數學:7級(2Y/20Y)+
離散數學:6級(8000W/2Y)+
數學分析:7級(2Y/20Y)+
複變函式:6級(6000W/2Y)+
解析幾何:7級(2.2Y/20Y)+
拓撲結構:7級(3.2Y/20Y)+
……
沐陽在數學上的造詣極高,其次是製造方面的知識點。
可提現金額還有9億多,沐陽每隔段時間就提現出來,進入海外賬戶。
系統說可以透過一些特殊手段解決他的擔憂,那肯定是沒問題。
還有12億經驗,看似很多,其實也沒多少,要花的話,一會兒就用光了,僅可以升級6個7級學科,或者用來解決幾個數學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