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股份激勵(第2/2頁)
章節報錯
所以說,星海集團的三元鋰電池技術,並不僅僅值那15%星電股份。
如果哪一天,沐陽把星電賣了,星海集團雖然不能在新能源車上再應用鋰電池,但可以研發其他電池應用在新能源車上,比如氫電池。
這種交叉控股,在未來融資後,就少了很多麻煩。
星電向星海集團購買三元鋰電池的生產線,同樣要按照市場價格採購。
星電可以利用星海集團和星海投資公司的資源,支付相應費用就行,曾群的團隊,主要工作就是無限地擴大產能,負責生產、質量和銷售。
車展最後一天,
沐陽來到車展,隨意轉了一圈,觀眾少了許多,但自己公司的展區觀眾還是很多。
這六七天登記匯總了有意購買悍馬EV的客戶,登記人數超過兩千人,看上去數量不多,但這只是車展而已。
不過,沐陽還是想等悍馬EV全球預售之後再決定是否在國內投產。
快要結束時,星海集團召開了媒體釋出會,公佈星海集團控股子公司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承接全球三元鋰電池訂單。
星海新能源科技公司計劃在寧德建造三元鋰電池的加工廠,年產能容量達到20GWh,可以滿足30萬輛新能源車電池供應。
寧德時代被併購,受益最大的當然是華辰寶馬公司,直接可以買到成品貨了,當然,價格另談。
星電的三元鋰電池國內出廠價為1500元/度電,出口價是在1500元/度電的基礎上增加額外費用。
這個價格肯定很高,如果是幾年後,可能三元鋰電池的每度電成本不會超過一千元。
但現在星海集團壟斷,技術先進。
電池成本如此高價,60度電的電動車,電池成本就佔據9萬元,按照電池包成本不超過50%計算,使得一輛電動車綜合成本至少要18萬元,廠家指導價要達到21萬元以上才行。
如果真是這個車價,很賣難動。
國家對新能源車車企是有補助的,對滿足支援條件的新能源汽車,在2013年以前,按3000元/千瓦時給予補助,或純電動乘用車最高補助6萬元/輛。
每家企業銷售的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乘用車分別達到5萬輛的規模後,國家財政將適當降低補助標準。
還有各種條件,比如2013年以前的要求是:對動力電池等關鍵零部件提供不低於5年或10萬公里的質保,並承諾對整車和動力電池按一定的折舊率進行回收;動力電池組能量不低於15千瓦時等。
每度電補助3000元的力度非常大,但純電動車最高補助為6萬元/輛。
以60度電的電池包,實際補助就是6萬元,而不是18萬元。
這個補助的確是給車企,
但是,汽車生產企業要按扣除補助後的價格將新能源汽車銷售給私人使用者。
什麼意思呢?
比如原本廠家指導價為21萬元,賣給客戶的實際價格就是216=15萬元!
而不能從客戶那裡拿21萬元,還能從國家賺6萬元的補貼!
這是不可能的!
國家最終針對的還是消費者,讓消費者受惠。
實際能補貼多少,會有很多細則,每個時間階段都不一樣,2013年以前比較粗狂,2013年後又不一樣,甚至每年都不一樣,對續航里程、電池能量密度等都有嚴格要求,那些技術落後的車企會被淘汰。
當然,車企也不是沒好處,車價低了6萬,車子好賣了,實際利潤率上升了。
另外,車企還有其它政策補貼,是針對車企的。
國家大力補貼車企,發展新能源車,使得新能源車車價低,民眾受惠,這也是為什麼國內賣得很火,海外賣得一般的原因,肯定有非常大的影響因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