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下午時間,沐陽都在考察各實驗室情況,提出了不少問題:「我回去給你列下清單,講了很多,你也記不了多少,接下來兩個月時間內,把我提出的問題進行整改。當然,如果有異議,你們也要提出來。」

「好的,董事長慧眼如炬,隨便看一看,就發現了那麼多問題,說明我們還沒有把工作做好。」

沐陽總結道:「總的來說,你們的基礎工作也做得不錯,但是,我們是奔著世界第一去做事,要求更加苛刻,希望你們有這個思想覺悟。」

「是的,公司的金屬3D增材裝置和五軸聯動數控加工中心的研發成功,解決了許多難題。」

經過與董事長三四個小時的溝通,韓立感覺與董事長更加熟悉了,也請教了許多技術問題。

「嗯,就像帶冷卻孔的渦輪葉片,我們可以用金屬3D增材裝置製造,冷卻效果更好,而且我們還可以在葉面和孔內噴複合材料,這是常規機加工做不到的。」

沐陽回道,走了一圈,他就離開實驗室,回到星海大廈103層,使用人腦轉換儀匯總問題,僅僅半個小時,他就把今天的問題列好,一共兩萬多字。

第二天下午,沐陽才把內容發給韓立。

韓立收到郵件後,不禁讚歎:「這麼快!看來董事長加班趕出來了,我們也得加緊一點才行。」

接下來半個月內,沐陽輸出航空發動機的圖紙。

正常來說,航空發動機一共有兩三萬個零部件,有不少是重複件和標準件,現在不少零部件採用金屬3D增材工藝製造,結構更加緊湊,推重比更大,組裝會更快。

原本,C919的空載重量約為40噸,最大載荷二十多噸,要求C919的最大起飛推力達到72.5噸,如今,有不少結構件是採用金屬3D增材裝置,C919的自重降到38噸左右。

C919配兩臺航空發動機,每臺LEAP—1C重量為3935公斤,推力為13.5噸,推重比約為3.5。

這個推力比太低了,而且LEAP—1C比常規航空發動機多重一噸多,可以說是,效能縮水的「猴版」,屬於第三代發動機。

像通用的GE90,世界最高推力的民航發動機,試驗推力達到恐怖的56.9噸,當然,它也算是大傢伙,重達9噸,推重比為6.5。

推重比是航空發動機的重要引數,把發動機弄大一點,推力也跟著變大,所以不能光看推力。

民航發動機由於採用的是渦輪風扇發動機,推重比當然比不上渦輪噴氣航空發動機,推重比動不動就超過十。

ANO6的推重比可以達到10以上,AN05的推重比約為8。沐陽要設計一款推力至少達到15噸的發動機,滿足C919使用,按照AN05的

推重比,單臺發動機的重量僅僅1.875噸。

原本兩臺LEAP—1C的總重量約為8噸,如今僅僅3.75噸,減輕了4.25噸,太誇張了。

如果單臺AN05發動機有4噸重,C919都可以垂直起飛了。

所以說,哪怕是AN05,技術水平也達到世界頂尖水平。它一出世,絕對會震驚全世界。

6月20日,沐陽召開航空發動機專案會議,正式啟動航空發動機的製造。

第一款航空發動機命名為「XH—AN05—01」,01代表系列,為星海集團的第一款發動機,實際設計推力為16噸,發動機重量為2噸。

如果應用到C919上,飛行速度將快30%左右。

韓立看到發動機的技術引數資料,表示很震驚:「董事長,推重比達到8,我們能實現嗎?

這句話,不僅僅韓立,其他專家也是如此。太誇張了!

沐陽解釋道:「造出來就知道了,我們大量採用金屬3D増材工藝製造,發動機重量輕了許多,同時對燃燒室進行了最佳化,推重比達到8並不誇張,如果使用常規制造,我估計推重比在6左右。」

大家聽完董事長的話,如此分析的話,好像推重比達到8也不誇張。

沐陽接著說:「爭取明年年初出樣機,這個時間節點有些緊,但我們準備那麼長時間,工廠那邊會優先製造這個發動機。」

如今,金屬3D增材工廠已經擁有三百多臺裝置,承接全球業務,還在不斷地擴大裝置數量,預計今年營收可以達到35億美刀。

「好的!」

大家充滿了激情,對XH—AN05—01充滿了期待。

沐陽離開後,韓立和專家還在議論發動機引數的事。「如果我們的航空發動機研發出來,肯定讓同行驚恐。」「什麼通用、羅爾斯、普拉特、斯奈克瑪都靠邊站。」

「大家還是踏踏實實做事,這只是預想而已,我們還沒有做出來,哪裡有資格評價對手,而且,這份資料,都是靠董事長,而不是靠我們,大家不覺得慚愧嘛。」韓立平靜地說,他沒有那麼樂觀。

「的確慚愧,一起努力吧,爭取早點做出來。」

他們同樣好奇董事長如何拿出技術資料,但好奇歸好奇,也不敢冒昧問這個,也不敢公開討論,把好奇心咽在肚子裡。

不知不覺中,時間已經到了7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