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我怎麼感覺他們在拼圓?(求月票)(第2/4頁)
章節報錯
因此在廣闊無垠的太空,除同速前進的飛船外,沒有什麼物體可作參照物,既難以判斷速度的快慢,也難以判斷距離的遠近。
同時,對看到的物體,也難以判斷它的大小,會將遙遠的星星看成是近在咫尺的小石頭。
星海集團科研人員在努力解決這些問題,而沐陽主要解決空間站重力問題。
他設計了幾種方案。
第一種,就如國內那個空間站那樣,佈滿了扶手,這肯定需要的;
第二種,智慧電磁控制,宇航員腳上穿上智慧控制的電磁鞋,踩在地板上時,可以吸附,當腳跟提起時,電磁鐵反向;
第三種,輔助移動滑車,他的空間站空間大,想實現並不難。
第四種,重力生成裝置。
沐陽也想買重力生成裝置,可目前7級的技術達不到他想要的,可能需要閱讀系統達到8級才有合適的。
如果到時候研製出來了,可以安裝在空間站上的話,最好不過了。
實在沒法,也可以把空間站一段一段回收到地球上再改造也是可以的。
所以,目前只能使用前三種方法綜合使用。
至於把星環轉起來產生重力,沐陽已經從結構上否定了這種方案。
空間站裝配車間裡,沐陽和科研人員正在操作機械手。
星海集團研製的機械手具備智慧操作,可以先在地球上進行示教一次,記錄程式和關鍵特徵,到了太空中,由於重力和間隙配合問題,它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微調操作,從而完成空間站組裝。
公司目前在給工業機器人增加人工互動功能,已經獲得階段性成功,率先應用在空間站機械手上。
科研人員透過控制檯對機械手進行指令,讓它拿起各種零部件進行組裝,已經在模擬環境中進行了多次測試,證明機械手可以在太空中完成各種組裝任務。
到了4月15日,
空間站除錯完成,沐陽驗收合格。
當天,把空間站搬進飛龍號地效飛行器,當天搬到火箭發射中心,解除安裝完成。
4月16日,
開始把空間站安置到星空二號火箭。
由於空間問題,需要發射兩次才能把十個模組運載到太空。
把空間模組吊裝到星空二號火箭也比較費事,單個模組重達65噸,在吊裝過程中不能把火箭給碰到了。
花了半天時間,終於把空間模組搬進火箭內,當天並檢查完畢,關閉整流罩。
接下來,工作人員開始進行火箭的預檢工作,以確保火箭能夠成功地進入太空。
他們檢查了火箭的發動機、燃料、電力系統以及其他重要部件,確保所有裝置都在良好的工作狀態。
到了4月20日,第一次預檢工作完成。
星海集團宣佈:“5月1日早上十點鐘,星海集團計劃發射試驗空間站!”
短短十幾個字,很快引起波瀾。
國內外媒體報道紛紛出現,人們開始猜測這個空間站會有什麼樣的功能,對科技發展和航天事業的影響又會是怎樣的。
“距離星空二號試驗才過去不到一個月,這麼快就計劃發射空間站了,提前祝賀星海集團,預祝成功!”
“期待!”
國內網民一片期待和祝賀,國外大多網友也是非常期待,不過有部分外國人不太希望星海集團發射成功。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星海集團火箭基地的工作人員繼續進行著最後的準備工作,檢查著每一個部件,確保一切都在最佳狀態。他們知道,這個任務的成功關鍵在於每個環節的完美執行,任何細節的差錯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後果。
4月25日,
星空二號火箭被架在滑軌平臺上,被牽引車拉往發射平臺。
4月26日,星空二號開始加充燃料。
4月28日,星海集團已經完成各項準備工作,包括對發射場地的檢查和除錯、對載荷的安裝和測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