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涵和金偉成為沐陽的學生已經有三年半時間,技術水平和能力已經比名校博士研究生還要厲害一些,最重要的是掌握了大量的前沿科技知識。

七年連博,這兩個學生再有三年就真正博士畢業了,沐陽估計兩人的科研水平可以達到一級文明初級學者水平。

在過去幾年,沐陽已經把他的一級文明初級學者提升到一級文明中級學者水平,同時多了幾個一級文明初級學者學科。

不過,他原來的一級文明中級學者學科還沒升到高階,感覺遙遙無期。

總的來說,沐陽在升閱讀系統8級的方向上,三個條件各進展完成了25%以上,而且進展不錯,比開頭那會順暢多了。

剛開始那段時間,他一點頭緒都沒有。

……

萬大集團,

老王組織公司高層在討論對策智慧城市的事情,剛開始,老王沒表態,讓大家討論分析,免得被他的話干擾大家的判斷,於是,眾高層的討論就像開了閘的水庫,迅速湧出了各種觀點和建議。

“H城房產太火了,這兩年土地價格漲了許多,我們剛拍的一塊地,樓面價都三萬多了,開盤不賣個六萬怎麼行呀,一家企業影響一個城市的土地和房產價格,真是長見識了。”這位高層有些後悔,前幾年,樓面價才一萬出頭呢,要是多拍幾塊地,那就爽了。

當時,大家都把錢砸在超一線城市,忽略了H城。

誰知道呀,星海集團的影響因素這麼大。

“這有什麼辦法呢,人家牛比呀,消費者又吃星海集團那一套。”

“但不得不佩服星海集團,我們都是一個樓盤一個樓盤地開發,人家是直接一座城起步,總投資資金過一萬億元,把我們公司賣了都湊不到這麼多錢,而且,我感覺他們賣的不是房子,而是高科技。

我怎麼感覺他們是打著高科技的幌子賺房地產的錢呢。

一期3萬套住宅,五期15萬套,價值最低1.5萬億元,估算超過2萬億元,光這住宅已經回本賺錢了,還不包括大量商鋪和酒店。

我覺得最賺錢的還真可能是酒店和商鋪,智慧城市未來是國際科技中心,購物、旅遊都非常吸引人,很快超過港城和申城。”

“各位,別眼紅人家了,我們在那裡有一家商城與星海集團合作,還是想想如何好好運營吧。”

“大頭還是被星海集團賺去了,人家不賣商城,只委託我們運營,我們就賺個辛苦費。”

老王聽這些高層咕嘟,他自己也眼紅,但不得不佩服人家。

智慧城市開始投資建設時,他就去找沐陽商談,想投資建設萬大廣場,可對方說地方他出,可以把廣場交給他們運營,賺取管理費用,大頭利潤被星海集團賺走。

就像物業公司一樣,如果星海集團不滿意,合同到期後,可以換一家。

老王估計智慧城市會很火,他願意接受委託合同。

管理費與利潤成正比,如果運營得好的話,管理費也會很高,同時加大品牌的影響力。

如果不好,還有一個保底。

總的來說,沒有風險,不用自己投入資金,只投入人力成本而已。

接下來,老王說:“除了萬大廣場,我們是否有必要加大對H城的投入力度?”

一位高層認為:“董事長,智慧城市是未來城市的發展趨勢,H城肯定是未來國際都市,我們應該加大對H城的投入力度,溢價搶地盤。”

但另外一名高層廖總認為:“我不太贊同,目前投資H城具有很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應該謹慎對待,不能將所有的籌碼都壓在這個城市上,因為目前H城的價位太高了,已經錯過了最佳投資機會,不太划算,應該把資金投入到其它城市。

另外,其他同行都把大量資金砸進H城,在其它城市的投入力度就少了一些,更好搶一些,比如星海集團有大投資的綠城,特別是沐陽的家鄉。”

“H城現在的體量非常大,不是幾家公司吞得下的,我們肯定要搶。智慧城市附近,有很多土地不讓開發了,當地ZF就是想留給星海集團擴大智慧城市的地盤,那我們為不什麼不把限制之外的地盤拿下來呢。”

“智慧城市整體開發要8年時間,目前已經快過了三年時間,等到星海集團繼續擴大智慧城市地盤,肯定是5年後的事了,而且還不一定。如果我們目前拿下來的話,由於開發時間規則,必須在限制時間內開發,但如果星海集團拖時間的話,可能趕不上風口,而且資金積壓得太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