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佈局(第2/4頁)
章節報錯
CPU系列:紫星C3,1代系列CPU主頻:3.9GHz
核心/執行緒:六十四核心/一百二十八執行緒製作工藝:7奈米
最大頻率:5.3GHz三級快取:256MB
熱設計功耗:120
六款CPU效能引數設計要求是這樣,但最終量產能達到什麼水平,這就很難說了。
按照紫星C11100CPU的效能,已經達到2016年到2019年市場上頂端CPU級別了,市場售價八千元到一萬元之間。
至於紫星C31300CPU,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六十四核心的晶片。
對比目前鷹特爾的CPU,酷睿七代是在2015年上市,低中高款式比較有代表性的比如酷睿137100、酷睿157500和酷睿i77700。
19目前還沒有上市,後世是在2019年上市的,沐陽估測對方已經研製出來了。
如果星海集團加入CPU市場爭奪蛋糕,鷹特爾也不得不提前把更先進的CPU上市,直接逼出後世2018年才出來的第九代LGA1151代表i39100f、i59600k、i79700k和i99900k。
現在,星海集團的計劃是,C1價格同位的競爭對手對應159600K、C2對應i79700K、C3對應199900K。
而且,C1的工藝製程還是7奈米,對方i99900K才是14奈米。
C1是十六核心,而後者是八核心。另外,架構也比鷹特爾酷睿CPU好。
所以,效能方面,C1就比i99900K強很多。但是,價格卻跟對方i59600K相差不大。
不,在沐陽的想法中,C1定位應該在兩千多,如果按照效能來對比的話,那就是喪心病狂的廉價!
本來可以賣八千元以上,現在只賣兩千多。
星海集團利用高效能晶片,價格卻低很多,其實就是不想讓鷹特爾活下去。
對別人來說,可能就是搗亂市場的做法。但是,憑什麼定價要按照鷹特爾的來!
憑什麼要走在別人屁股後面!
我就是不按套路走!讓對方無路可走!
自己已經大批次生產7奈米了,也沒有必要再生產14奈米和28奈米吧。
如果按照目前市場的定價來,C1就能賣八九千元,那是高階機甚至發燒友才買,星海集團還賣個屁。
如果C1綜合成本僅有幾百塊,賣兩千多是沒問題。並不是它值八千,甚至更多,就要求那麼賣。
星海集團的科研成本低,矽片良品率極高,生產效率高,成本比同行要低許多,現在生產一枚手機晶片星光01的綜合成本就幾十塊錢而已,更好的手機晶片星辰01一百出頭。
只要量大,紫星C11100CPU的綜合成本幾百塊錢是可以的,甚至低到一百多塊錢。
廉價銷售涉及「傾銷」問題,但問題是,星海集團的生產成本低,也談不上「傾銷」。
這樣廉價的CPU進入醜國肯定被「反傾銷」,加數倍反傾銷稅。
但沐陽也沒打算佔領醜國市場,要賣就是按照正常價格銷售,而在不被「反傾銷」的國家銷售,就是使用廉價進行迅速佔領市場。
甚至價格再低一些,少賺一些,以量換價,把競爭對手壓下去。
這麼做,並不是不合理。
實際上,大多數人對電腦晶片追求並不是很苛刻,主要還是價效比,對他們來說,滿足能辦公,再高要求就畫圖玩遊戲了,比紫星C11100更低效能的CPU都能滿足了,現在可不是十多年前,電腦硬體趕不上網路遊戲執行要求。
晶片效能高,而其它配置跟不上,那就有些浪費。
而要其它配置跟得上,又得多花錢,效能遠超於自己的需求,那沒必要,客戶肯定不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