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年產值達到8000億元的專案!(第2/3頁)
章節報錯
沐陽徐徐道來,與眾人討論各個競爭對手情況。
周晨樂悠悠道:「也不知道上飛公司那邊做好心理準備了沒?如果C919進展太慢,也影響我們佈局。」
「是呀,說不定我們的高階高鐵進展比他們快一些。」「我的建議是,還是先賣幾年民航發動機再說,再慢慢推出高鐵高鐵。只不過,可能會影響國家高鐵佈局,總不能等他們吧。
「就算上高階高鐵,全國普及也要很長時間。」
「董事長,電腦領域,國內網民呼聲很大,希望我們把某想公司擠出電腦領域,這公司拿國家資源,卻不幹人事,真不是啥好東西。」
「我們研製電腦CPU也不是什麼問題,核心的技術已經解決了。」
「電腦CPU是硬體核心,但電腦作業系統一直都是偉軟一家獨大,不好搞呀,如果我們進入這個行業,醜國肯定覺得我們威脅大,估計禁止偉軟公司與我們合作。而其它作業系統,都不怎麼樣。」
「這電腦行業還不錯,只是競爭壓力可不小,全球格局劃分已經固定好多年了,我們進去的話,會有很多攔路虎。」
「但如果我們公司不做,有些浪費我們的晶片技術和品牌影響力,光做電腦CPU,除了組裝機之外,品牌機方面,我們能賣給誰呀,國內某想是老大,其它國產電腦定位都是中低端。」
「樺威電腦倒是可以,但銷量上不去,這也不是他們的主要業務。」
沐陽聽大家激烈討論電腦行業,問道:「有電腦方面的統計嗎?」
「有的,稍等一下,我去拿。」一位戰略專家提了下手。
一會後,這位戰略專家很快回來,手上拿了幾頁A4列印報告,遞給沐陽,並說道:「董事長,這份列印出來的統計資料只是個大概,有更詳細的在隨身碟裡。」
「看個大概瞭解一下就行了。」
沐陽接過,大概看了下。
他對後世幾年電腦方面不是很瞭解,一臺臺式電腦用了至少五年時間都不捨得換,他就辦公用用又不是玩高階網遊,實際上也沒必要換。
資料上,羅列了非常詳細的資料。
根據IDC的分析和預測,2014年全球PC出貨量為3.086億臺,這包括臺式電腦、膝上型電腦、微本等。
其中,我國臺式電腦整機產量維持在3000萬臺左右,臺式電腦行業需求市場規模約140億美元,佔比全球比重560億美元份額的約25%。
電腦品牌比較多,某想營收約3000億元,還有平果、樺威、小米、樺碩、海爾、戴爾等。
電腦三大件,CPU、主機板、硬碟,還有分量也不少的顯示卡和顯示器。
在2014年,電腦CPU方面,榜首鷹特爾INTEL營收為559億美元,其次是AMD幾十億美刀,還有營收較少的如Nvidia英偉達和龍芯。
沐陽花了幾分鐘時間大概看了下,終於清楚全球電腦行業的市場情況。
由於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電腦三大件價格透明,加上
民眾更青睞組裝機,臺式品牌機市場利潤空間越來越小,某想這幾年營收是很高,但利潤率並不高,主要利潤來自膝上型電腦。
星海集團就算進入PC行業,主要研發方向還是電腦CPU。
公司已經具備生產晶片的能力,生產電腦CPU不是什麼問題。
電腦主機板生產太麻煩,其實都不用自己生產,與樺碩、技嘉等廠商合作就行。
其實除了電腦CPU,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東西,那就是,
電腦作業系統!偉軟一家獨大!
2014年,偉軟公司營收七八百億美刀,indos在三大重要產品的收入中佔25%,Offe佔據高達32%的收入,伺服器和相關工具共佔26%,都是依賴作業系統的基礎上,可見作業系統這個市場非常大,但很難搶。
由於醜國的長期壟斷和技術封鎖,全球包括我國在內的作業系統產業都處於舉步維艱的境地,國內作業系統市場一直是被外企所壟斷,外資佔比為92.9%。
國內企業在作業系統自主的道路上已經探索和奮鬥了二三十年,市面上的國產作業系統也有十多種,但有一定使用者基礎、能堅持版本更新迭代的卻是寥寥可數。
電腦作業系統不好搞,但也是沐陽最想突破的。主要不是賺錢的問題,而是關乎他未來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