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井不是開玩笑!

因為重達2噸多的整流罩墜落區內有加油站、電廠、煤礦、變電站、油庫、化工廠等多家易燃易爆場所和企業,還有西氣東輸的天然氣管道,受威脅的管道長度上百公里,如果被砸中,後果不堪設想。

每一半整流罩都有一噸多重,以每秒上百米的速度從天下掉下來,衝擊力可想而知。

以當時的技術情況來看,並不能控制整流罩的墜落區,範圍太大了,以致於搜尋範圍也很大,花了很多物力人力。

所以,沐陽想改變整流罩的回收方式。也就是,不分離拋掉!

那怎麼把整流罩內的衛星發射出來?

其實,沐陽要做的結構,就是開啟後,然後滑移到火箭主體外側,等衛星等載荷放出來後,然後整流罩再重新合一起,回到發射前的狀態。

由於整流罩前端是錐形,如果開啟不夠大,衛星放出還是受影響。

所以,要求整流罩開啟的開檔空間足夠大,整流罩向火箭主體方向下滑後不影響衛星投放。

實際上,他這個方案並不是沒有專家想過。

第一,結構複雜了一些,整流罩重量加重了,可能就需要多重幾百公斤。

本來,發射到地球同步軌道的載荷就幾噸而已,每一公斤成本就是一萬美刀。

如果少載幾百公斤,那就是幾百萬美刀。

不划算!

第二,結構複雜了,要想成功剝離的難度就大一些,最大的風險也就在這裡。

第三,他們設計的火箭本來就是不打算回收的,除了投放的衛星,其它火箭部件都要向太空拋棄,搞這麼複雜的結構也就沒有那個必要,肯定是在保證強度和衛星安全情況下,越輕越好。

第四,真的要回收整流罩,還有其它方案。

比如神州15號採用控制+降落傘,不過在降落過程中依然被燒損,降落速度並不低。

不過,星海集團的火箭也不一樣。

由於星火一號的大推力,星空一號可以載更多的物質到地球同步軌道。

那不是十幾二十噸,而是,

90噸!

沒錯,載荷可以達到誇張的90噸。

如果是近地軌道,更是可以達到200噸。

想一次湊齊90噸的衛星一起發射還真非常難,那得多少顆中大型衛星去了?

所以,一般情況下,多半是浪費載荷了。就跟幾十噸大卡車拉幾百斤物料一樣。沐陽想到這裡,他也很無奈呀。

他的星空一號哪裡是運載衛星,那是搬家到太空了,專門用來建造太空站了。

所以說,只要力足夠大,很多顧慮可以不用想了。

整流罩就搞成滑軌式的,不向太空拋棄,投放完衛星等載荷就合併回原來狀態,然後與火箭主體回地球。

沐陽這個方案是其它專家不敢想的。

沒法,誰叫他的星火一號火箭發動機推力這麼變態呢。液氫+液氧不是新鮮事!

但採用全流量分級燃燒,只有變態才敢這麼想。

燃燒室壓力非常大,溫度極高,弄不好就是一個導彈呀。所以,這也怪不得專案經理葉凡忐忑不安。

這是讓他手搓原子彈呀!

有那麼大的推力,可以說,沐陽都可以考慮不用鋁合金+碳纖維。

他可以採用鈦合金+鎳金複合材料製造整流罩,更耐高溫。不過,整體重量要多重一倍。

而且,火箭重心也會受一些影響

沐陽已經把圖紙交給製造中心了,公司目前沒有生產碳纖維的能力,還是得向外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