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星空一號(求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有些人類乘坐高速電梯都承受不了,更不用說加速度更大的運載火箭了。
速度與加速度是兩碼事,速度多快都無所謂,就是不能承受太高的加速度。
為了保證載人火箭上升速度,要達到7.9公里以上,即處於加速度階段,至少要有7900/5*9.8=161秒。
如果加速度太快,即加速時間少於161秒,甚至更少,人類就處於危險狀態。
星火一號採用的是可回收技術,所以它是一級火箭,也沒有助推器。採用助推器,那是因為推力不夠,而星火一號推力足夠充裕,根本用不著助推器。
而火箭採用多級結構的主要原因是目前絕大部分單級火箭的最大速度達不到每秒7.9千米,火箭達不到這個速度,便不能飛離地球。
所以,只能採用多級火箭,而多級火箭的結構,就好像是接力賽一樣,逐級加速,然後將速度達到超過第一宇宙速度,把航天器送入地球軌道。
這種設計,第一級火箭燃燒完之後就直接拋棄。
而採用可回收技術,就沒有說拋棄箭體的說法,而是整體回收。沐陽的火箭設計圖已經搞定,並且已經資料輸出傳送入資料庫了。機械設計師都有經常開啟圖紙檢視資料的習慣,沐陽也是。
他一邊檢視火箭資料,一邊回想這個專案的研製計劃。桌子上,就有他寫下的研製進度:
2015年1月4日,運載火箭發動機星火一號正式立項;
2015年2月,星火一號火箭發動機圖紙發放、團隊消化技術圖紙;2015年3月,火箭回收技術系統完成研製,進入初步測試階段;2015年4月,星火一號全面進入初樣研製階段;
2015年5月,公司第一款運載火箭設計完成,命名為星空一號;
2015年5月,運載火箭發射基地,道路建造完成,開始建造發射場工位;
2015年6月,3臺星火一號主體制造完成,總體進展完成50%;
2015年6月,陽富區火箭製造工廠主體完成90%,準備進入裝修、裝置安裝階段;
······
星海集團並沒有公佈研製火箭發動機和火箭主體的研發進展,外界並不知道星海集團的火箭發動機是什麼樣,還是借用國家的火箭發動要同,採用什麼火箭主體設計方案。
但只要看到星火一號火箭發動機和星空一號運載火箭的設計引數,絕對被恐怖的推重比和運載能力震撼。
沐陽也在猜想,國家航空部門看到星海集團的星火一號發動機,真不會有什麼想法。
他也沒想過保留星火一號的技術,就算把技術打包給國家,如果沒有沐陽的指導,他們也得花一兩年來消化。
有技術是一回事,但沒有製造能力也沒法制造出來。
就算給國家裝置,製造效率,還有質量也是比不上星海集團的。
「
我已經把技術貢獻給國家了,但你們沒有能力消化真不怪我的事哦。」「呀,造不出來?!那也不怪我呀。」
最終,國家還是依賴星海集團。
沐陽把星火一號技術貢獻給國家,也是想從國家那邊換回一些用錢買不到的東西。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沐陽也是大力支援國家發展高科技的。
只是說,星海集團已經具備單幹的能力,而且自由度更大,沐陽需要完全且說一不二的話語權和主導權。
不說別的,就說現在沐陽的社會地位,他要到GUO家航空航天研究所內部考察什麼的,估計他們內部不少人不會歡迎他,也不會向沐陽展示什麼技術,就如他們來星海集團,沐陽也不會向他們開放技術一樣。
大家開始相互不信任,會存在這種情況的。
除非說,星海集團展示出世界頂尖的航空航天技術水平,已經展現出強悍的實力,GUO家航空航天研究所對沐陽開放,甚至會邀請他去指導工作。
如果雙方合作,沐陽不見得對方都聽他的,很難指揮得動。
內部或同部門間都存在爭鬥,更別說不是一個單位或公司的。
所以說,星海集團實在搞不定的資源,那隻能找國家借或買了,實在無奈,只能合作。
另一方面,他未來搞空天飛機這些大型航天裝置,很難隱瞞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