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學期開學,前幾天還是照樣開班會。

總結過去,做好當前,迎接未來。

班會匯總上個學期的綜合分,幾篇論文加分很高,沐陽毫無疑問拿到系第一名。

沐陽很重視這排名,這可關係到是否能獲得成就點。

第二天上午, 輔導員告訴沐陽,院裡推薦他成為國家獎學金名單,幫他向學校提交個人資料了。

沐陽聽到這個訊息很高興,這是他前世可沒能拿到的榮譽,如今彌補了遺憾。

八千塊錢對沐陽來說不多,但他看重的是榮譽,也許會帶給他成就點。

果然, 下午的時候,沐陽收到系統提示。

★系統提示:大一下學期學績點系第一,系綜合第一,成就點+2★

★系統提示:獲得國家獎學金,成就點+1.5★

個人總成就點:41

成就點積累到41點,感覺真不容易呀。

這41個成就點,倒是可以購買幾項國內一流技術。

但有些國內一流技術所需要的成就點比較高,比如飛機,它涵蓋的零配件、技術型別太多了,也只能買下幾種技術而已,不如專精某一核心零部件,當然幾十點成就點也買不到飛機發動機技術。

除了學校的事情,沐陽把精力放在鐳射焊專案上。

奈雪有楊念負責,星海機械的閥門堆焊有周晨負責,透過最近段時間觀察,他比較放心。

最近,手持鐳射焊裝置終於裝配除錯成功,並定型。

五月份開始畫圖, 六月份加工零配件, 組裝, 在七月份裝出第一臺樣機,並試焊成功,之後,沐陽弄好發明專利資料之後,就交給公司的法務部申請了。

出樣子後,還需要進一步最佳化,主要是找出適合批次生產的工藝,最佳化結構,要考慮批次生產的效率和生產成本。

搞機械研發的都明白,弄一輛概念汽車容易,但想批次生產,難如登天。

在8月20日,終於定機型。

定機型如此快,這還是由於沐陽開始設計的結構都考慮到了後續的加工工藝,少走了許多彎路,最佳化的主要是一些細節問題。

品牌名稱直接採用公司名稱“星海”,機型為xh焊接,1000即功率)。

主要引數有:

鐳射功率:1000w

傳導型別:光纖

&n

&nm

......

重量:150kg(包括送絲機、鐳射器和水箱)

&nm):600×1050×1050

目前開始小批次生產, 已經累積組裝好10臺樣機。

但還不能大批次生產,一是最重要的工裝夾具還沒有準備好,目前沐陽在設計工裝夾具。

工裝夾具影響到加工效率和工件裝夾精度,一般水平的機械工程師做不好這項工作,沐陽親自設計。

當然,等公司規模大了,這些非核心的設計,沐陽不會再插手,一個人再厲害,精力也有限。

第二,新廠房還在建造當中,最快在11月份才能投入使用。

有樣機,已經可以開展銷售業務了。

沐陽在8月份透過獵頭公司,招聘了兩名副總,楊海和張蕭峰,都是三四十歲的中青年。

原來的周晨,比較擅長技術管理,沐陽讓他擔任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負責技術部、採購部和生產部,原來的倉庫納入生產部。

楊海擅長業務拓展和銷售,負責星海機械公司的業務部和市場營銷部,但在下面設立兩個主管,一個負責閥門堆焊業務,另一個負責鐳射焊業務,主管與副總相互平衡、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