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村民過來觀賞,問沐林花了多少錢,沐林只是保守說沒花多少錢,不敢說真實情況。

但搞建築的明眼人就知道,帶裝修全部弄下來,最少兩百萬元。

沐林家的別墅地基打得很深,鋼筋水泥不要錢似的往裡面砸,光打地基的錢,用來蓋兩層樓房都可以了,不少村民說太奢侈了。

當然,村民更好奇地是,沐林一家為什麼突然暴富起來了。

去年過年的時候,就聽說是沐陽在江南省開了一家代工廠,難道這麼賺錢嘛,剛過一年時間,建新房就花了上百萬元。

而且,沐林開的那輛車,去年村民還以為是國產車改造,但看到內飾後,明眼人打死也不相信,明明就是卡宴,上百萬的車子。

沐陽讓父親隨意花錢蓋房子,就沒打算隱瞞自己財富的意思。

他打算在家鄉投資帶動家鄉經濟發展,捐錢修村路,就不可能隱瞞財富。

對沐陽來說,修村路花不了多少錢,他們是在原路基上建設,建設成本就更低了。

一般村路為水泥路,路基寬約5米,水泥混凝土厚度為1820公分,包工包料每平方為7085元,如此算下來,每公里造價為35萬元到42.5萬元之間。

從縣道村口到村裡不到一公里,村裡支路就多了,但他不打算修到各家門口,總路程最多3公里。

沐陽不打算包工包料,只打算捐材料,各家各戶出勞力,全村村民一起修路,增加全體凝聚力。

路基水泥混凝土厚度搞到24公分,以免大車載貨壓垮路基,又得返修,影響通行。

不包工只包料的話,一百萬元就足夠了。

“新房子真漂亮,回到老家真好。”妹妹沐小靈歡快地笑道。

沐林得意地說道:“當然漂亮了,我親自監督,可不能讓工頭亂來。”

“其實也沒必須新蓋,把老房子修一下就好了,我們都不常住,白白浪費錢。”母親馬蘭嘮叨著,感覺白花錢了,不是幾十萬,而是好幾百萬。

“這你得問阿陽了,他說富貴不歸故里,猶如錦衣夜行。

我們在江南省,你也看到了,很多鄉村別墅,而且造價比我們高得多去了,人家有錢了,也要在老家蓋一棟,哎,我們這邊經濟不發達,村民能蓋起小別墅太難了。”沐林悠悠地說,若是以前,他也不同意花三四百萬元蓋房子,而且比預算的還要多很多。

自從在h城的別墅住過段日子後,眼界寬了,又到村下看人家鄉村別墅如何蓋,覺得最早預算的一百多萬還不夠,加大投資。

兒子先後總共給他五百萬元折騰,說不夠用再問。

沐林經常到公司溜達,清楚兒子公司的賺錢速度,明白幾百萬元對兒子來說真不是什麼錢,按照兒子的要求,用在老家房子上,該花的就要花。

當天晚上,沐陽一家人和叔叔一家人,還有爺爺奶奶一起在沐陽家吃晚飯。

飯桌上,三道蔬菜,兩盤木耳炒雞,一大鍋排骨蘿蔔湯,還有兩碟檸檬鴨。

雞是叔叔家自養的,檸檬鴨是鎮上熟食攤買回來的。

老家的檸檬鴨特別香,沐陽很久沒有吃過了,這鴨子就是土水鴨,養了好幾個月,可不是那種只養了30天左右的速成鴨。

像街上賣的烤鴨、bj烤鴨,都是速成鴨,沐陽如今都不喜歡吃這些速成雞鴨,一是沒味道,還有股騷味,二是如今有條件了,他對吃比較挑剔,不是說要貴,而是對食材挑剔。

“看阿陽這麼喜歡吃鴨子,明天再買一隻檸檬鴨吧。”嬸嬸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