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把閱讀系統升到五級;

第二,星海公司要研發製造出TIG自動焊裝置,並製造出30臺,等離子堆焊裝置製造出70臺,佔領國內五分之一市場,月產值達到四千萬元;

第三,進入茶飲市場,擁有可盈利的店鋪30家,佈局茶飲公司上市;

第四,把大學課程學完,各科成績績點不低於4.5,透過CET四六級,

第五,編寫發明專利不少於三個,發表論文SCI四區不少於兩篇(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文獻索引),爭取一篇SCI二區。

這個目標難度有些大。

SCI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 ,M國《科學引文索引》的英文簡稱,世界三大檢索系統(EI,SCI,ISTP之一。

報道內容涵蓋了農業,生物學,環境科學,工程技術,應用科學,醫學與生命科學,物理學,化學以及經濟學等。

截止08年12月份統計,全球約3000餘種SCI期刊,華國約二百多種期刊入選。

然後根據影響因子IF進行排名分割槽,分割槽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期刊引證報告),國際上通用的一套分割槽法,IF排名前25%一區,後面二區到四區各佔25%,即Q1Q4四級;

另一種是華國中科院的分割槽方法,排名前5%一區,5%~20%二區,20%~50%三區,50%~最後四區。

華國分割槽方法還會分小類和大類,比如工程技術是大類,工程技術包含很多小類,比如工程機械、聲學、晶體學等都是工程技術的小類。

一般分割槽指大類排名,一共13個大類。

從IF影響因子多少,大概能猜出來在大類能排到哪個區。

比如《NONLINEAR DYNAMICS》(非線性流動學)屬於工程技術類,小類屬於工程機械,這期刊某年的影響因子IF=4.339,JCR分割槽為Q1,小類中科院分割槽為一區,大類屬於二區。

比如《WIND ENERGY》(風能)屬於工程技術類,小類屬於工程機械,某年的影響因子IF=2.938,JCR分割槽為Q1,小類中科院分割槽為二區,大類也屬於二區。

由此可看出,在工程技術行業,能在IF大於4的期刊發表,那是相當牛叉了。

當然,光從IF數值判斷屬於哪個區,並不準確,最終還是看IF排名。

影響因子雖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徵其學術質量的優劣,但影響因子IF與學術質量間並非呈線性正比關係,比如不能說影響因子為5.0的期刊一定優於影響因子為2.0的期刊,影響因子不具有這種對學術質量進行精確定量評價的功能。

全球工程機械類SCI期刊大概有125個左右,1區8個,2區21個。

如果想工程技術類二區期刊發表,難度是非常大的。

每個人對難度的標準判斷不一樣,換個例子來比喻這難度,比如:

在機械行業,基本上SCI二區以上的論文發上36篇就能在一所普通211高校破格評選副教授了,二區以上發上58篇就能破格評選教授了,不具備一定的學術造詣是很難發表二區SCI期刊的。

注意,是破格!

而不是耗時間熬資歷。

各985大學博士研究生學位授予,對論文都有要求,12篇權威或中文核心,如果能在SCI發表更好。

中文核心比如北D核心,工程機械類有28個期刊,比如《機械工程學報》、《壓力容器》、《華國工程機械學報》、《現代製造工程》等期刊。

並不代表中文核心比不上SCI二區,最終還是看文章質量。

沐陽刷學績點和論文,其實就是刷學霸標籤。

第六,把程式設計、電路電子、機械設計、自動控制、金屬材料、機械加工與工藝、微機、電機與電氣控制技術、微控制器、PLC、工業機器人控制系統、運動控制系統、感測器技術及應用、工業機器人系統整合技術、工業機器人模擬技術、生產運作管理、計算機視覺、現場匯流排控制技術、嵌入式控制系統及應用等學科刷到五級以上。

第七,擁有不少於一百畝的工業基地,生產車間、研發樓和辦公室開始動工,在2010年能投入使用。

第八,擁有藤訊股票不低於一百萬股。

第九,開始威信佈局,在2010年10前釋出,即搶在藤訊之前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