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菌菇湯冒著熱氣,咕嚕咕嚕地響著,光聽著都覺得舒服,冬日裡邊吃上這麼一碗熱乎的湯,甭提多好,裡邊不只是有蘑菇,還有上好的腿肉,兩小條排骨,老豆腐,還有一些白菜葉子。

甭提多豐富。

一鍋就解決了。

更不怕它涼掉會吃壞肚子。

燜飯一直是李家三房家的常見主食,裡邊加了很多芥菜,和煸炒出油的油渣,還新增了一點點薑絲增添風味,還能預防吃壞肚子,真是相當絕。

全家吃的很滿足,就連鍋巴都搶著吃完了的。

好在李祿珍也不好這一口,要不然還真難搶。

李福歡吃飽喝足稍稍消食,就喊著她爹出門了。

蘇氏和申氏麻利地將碗筷收拾了,還揚聲讓父女倆小心些,小壽喜也忙前忙後地幫忙把碗筷拿到後院。

她倒是曉得自己人小,家裡人都不怎麼把活給她。

因此這會兒正賣力證明自己呢。

而吃好飯的李山根也要在門外亮堂的地方修補一下今日進山用過的工具,他還詢問需不需要陪他們去?

李順嗐了一聲就笑著說道:“不用,我陪著歡丫頭去就行。”

李山根也就點點頭,讓他們父女倆小心一些即可。

李福歡也笑著答應了。

父女倆找上燈籠點著就出門了,直奔白老爺子那。

村裡小道彎彎曲曲。

但今日比起前些日子熱鬧,路上時不時有路過的人。

既有巡邏的,又有出來串門的,大多都是找親人商議如何辦?畢竟往後的情況大家心裡都沒有底。

人們都是習慣抱團。

瞧見父女倆,不少人都跟他們倆殷勤地打招呼。

他們也笑著都回了。

李福歡習慣了某些人們的偽善,倒也沒吭聲,她左右瞧瞧,“阿爹,你快瞧,不止是咱們添燈了,咱們村裡也有不少人添了燈,比以往可亮堂多了。”

李順仔細一瞧,再回頭望望,果不其然,真的不少人也點了燈,“怪不得,我說今兒看著熱鬧的多,原來也有這些燈的作用,看著都覺得不一樣了。”

先前夜裡一片蕭瑟,這天黑就更沒幾個人出門了。

有也是三兩個。

跟今日完全不同。

外邊亮堂些,人們也更樂意出門走動走動聯絡感情。

往後可得靠彼此照應了。

父女倆對視一眼,都選擇沒開口續說這個話題。

一陣寒風襲來。

便都默契地裹緊衣裳,貓著腰頂著寒風快速前進。

白老爺子這邊可謂是燈火通明,照著外頭都亮堂了好遠。

裡頭也是人頭攢動,可見的也是有不少人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