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早晨也熱鬧。

有出來買豆腐的婦人,有去菜地摘菜的,有看菜地去的漢子,也有小孩子一大早起床就在打打鬧鬧的。

李福歡小心躲著人走的,村裡沒幾個有車輛的。

因此。

路也不算大。

她自然要小心。

偶爾有小孩子發出羨慕的聲音,再被自家大人訓的。

“看什麼看?人家也沒比你們大幾歲的,可比你們能耐多了,你們還有臉看去?趕緊的回去吃飯!”

“就是!吃完飯好乾活了!瞧你們一個個的還在這玩呢?”

“可不,也不懂點事兒,不指望像大妞這孩子這麼出息,又幫著自家造屋子又開店鋪的,但凡你們這兩樣佔一樣,我們當爹孃的都能樂出聲了!”

“要我家孩子這般?我可得去好好感謝下祖宗十八代!”

一群人又酸又羨慕地在這兒嚷著,音量半點不忌諱。

小孩子都被說的一窩蜂跑了,都不愛聽這些訓話。

只剩下大人們指指點點。

李福歡對此見怪不怪,從前村裡的閒言碎語就不少。

但是今兒也有一點很奇怪,原本前邊也有婦人扎堆,她才靠近,就散了,已經好幾波是這樣的。

路人當然也有部分略微熟悉些的村民跟她打招呼。

她也笑著回應幾句。

但她還是覺得奇怪,直到她最後一次聽清楚了。

這些婦人們在嘰嘰喳喳的說著什麼,“快快,李家三房的大妞來了!可不興日她知道的!若是讓她知道!回頭咱們啥都剩不下,她採東西可瘋了!”

“前段時間也是,我才盯上的一叢野菌菇,想著這小青頭燉湯鮮美,就想著再多養幾日,大些再摘,我都藏仔細了,那麼多枯葉擋著,她眼夠尖!這都給我全扒拉走了!我就晚了她這麼一步!!”

山裡的山貨,除非是個人的山地,要不東西都是先到先得,這規矩流傳幾百年了,就是避免爭執。

大傢伙自然罵那婦人太貪,小就小點,換作她們,肯定要就要先下手為強!只能怪她自己太傻缺。

那婦人給委屈的。

李福歡呼啦架車跑過去的時候,就依稀聽到這些。

她頓時明白過來。

原來是她最近上山頻繁,採山貨她又有經驗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