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父親(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人稍作休整之後,李長青打量起眼前特殊的世界。
這處世界時空壁極其堅固,甚至比破碎的洪荒部州還要堅固幾分,因此這個世界自帶時空壓制力幾乎就堪比人皇法禁。
就比如李長青眼前一尊青色獅子遺蛻,如果放在其它世界,完全可以作為世界支柱,但是在這裡,僅僅只是一尊普普通通的遺蛻,所有的神通法力都被壓制在遺蛻之內,沒有洩露出分毫。
而除開李長青眼前青色獅子遺蛻之外,一株株菩提樹依次生長,菩提樹下,一尊尊遺蛻如同覺悟者般閉目禪坐。
更讓李長青驚奇的是,這些‘遺蛻’並沒有死亡,在他的感官之中,它們都還‘活著’,或者說處於一種非生非死的特殊狀態。
李長青看向旁邊的莉莉絲,“這裡是?”
不過這次,見多識廣的莉莉絲也微微搖頭,略微停頓了一會兒,她回答道,“遠古洪荒有諸多隱秘之地,這些地方雖然屬於洪荒,但是因為各有要職,所以有著聖人都無法完全理解的奧秘。”
“就比如遠古九重天最上層,也是現在的彌羅宮,乃是天地規則的核心,傳聞中在彌羅宮內,可以定下‘天條’,更改諸天寰宇的規則。”
“除了彌羅宮之外,最讓人熟知的還有血海最深處的六道輪迴盤,東海最深處的歸墟,眼前這片菩提林應該也是如同彌羅宮,六道輪迴盤,歸墟一類的妙地。”
“而相公你最熟悉的莫過於地球這個‘空之地’了。”
“而且正是因為這處奇特的地方,所以佛門才能夠超脫,因此佛門也一直對此地秘而不宣,所以我們根本無從得知這裡是哪裡······”
說到這裡,李長青和莉莉絲同時眼前一亮,相望著說道,“八寶功德池!”
佛門有一秘寶,喚作八寶功德池,能夠超脫輪迴,在這方池水之中洗浴,可以直接轉化成為羅漢之身,具有一切美好之相。
正是因為有了八寶功德池的幫助,所以佛門在之後的傳道中後來居上,能夠和道門分庭抗禮。
以前,李長青以為八寶功德池乃是一方奇特的先天靈寶,如今結合他們的經歷,頓時明白,八寶功德池並不是先天靈寶,而是和六道輪迴盤一樣,乃是一處天地秘境。
莉莉絲點了點頭,“應該是了,原來如此,從凌雲渡坐阿彌陀佛的無底船到靈山,就會自然洗脫‘昨日之身’,確實如八寶功德池描述的一般,所以真正到進入八寶功德池之中,只要順著凌雲渡的水流到達下游就可以了。”
隨後她又自嘲地笑了笑,“當然前提是得到阿彌陀佛的允許。”
“沒想到八寶功德池不是一片池水,而是一塊墳地。”
李長青看向漫山遍野的遺蛻,忍不住吐槽了一句,然後他收斂心神,仔細觀察這處世界的奧秘,片刻之後,他略帶疑問地語氣說道,“為什麼這裡需要留下一具具遺蛻,祂們原本的主人不將自己的過去身收走嗎?”
莉莉絲走到面前青獅遺蛻面前,伸出六臂之一,抵在了青獅屍骸之上,一抹血色幽影悄無聲息地想要入侵這具遺骸,將眼前的青獅化作自身的血神子。
不過這一次,血海最出名的血神大法卻失去了作用,眼前的青獅遺蛻,就像是一尊頑石一樣,根本不產生絲毫變化。
莉莉絲收回手掌,感嘆地說道,“這裡與其叫做八寶功德池,不如叫做涅槃地,相對於在洪荒之中不斷輪迴的一切有情眾生,這裡的一切都是無情不變的,是有情的核心,也是佛性的根本的印證。”
聽到莉莉絲的提醒,李長青結合自己瞭解到的佛學知識判斷。
在佛教的世界觀中,萬物都處在輪迴的狀態,也就是不斷的生死更迭的運動狀態,相對於輪迴狀態,就有涅槃這種對應的超脫狀態。
所以對於佛子而言,最高的修行就是成就涅槃,擺脫世間輪迴,超脫生死哀樂,所以涅槃是一種靜止狀態,因此也被稱之為寂滅。
從中又演化出來了有情眾生,以及與有情眾生對應的自在佛性。
一切有情眾生皆在輪迴之中迴圈往復,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是苦難,只有達到涅槃,超脫輪迴,才能夠領悟自在佛性。
有點像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關係,不過在佛教的認知之中,卻將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顛倒,輪迴是相對的,涅槃才是絕對的。
所以眾生皆有佛性,李長青無聲在心中低語了一句,怪不得那篇詭異佛經能夠強行容納所有佛陀的道果,從而窺探混元之境,祂確實解釋了一部分佛教的根本理論,儘管這種解釋可能是扭曲的。
不過李長青現在可不是要弄清楚詭異佛經是不是在扭曲佛教理論,而是要弄清楚誰弄出了這片扭曲的佛經。
解決不了理論問題,就解決創造問題的人。
李長青笑了笑,這點上,聖人和普通人都一樣。
莉莉絲繼續說道,“佛門雖然藉助了這個涅槃地,讓無數佛子輕易證得了羅漢,菩薩果位,現在看來,卻蘊含著巨大的隱患。”
雖然莉莉絲不知曉詭異佛陀的存在,但是從涅槃地的種種,她已經隱約猜測這種方法的問題了。
一位位羅漢,菩薩,在入駐靈山之時,都會藉助涅槃地涅槃‘重生’,成就佛門金身。
現在看來,所謂的佛門金身不過是這處涅槃地遺蛻們在輪迴之中的投影,以八寶功德池成就的佛門羅漢,菩薩都是‘假’的,沒有獨一無二的特性,無法證得大羅金仙。
這也暗中符合瞭如今佛門的情況。
在羅漢,菩薩這個層次的修行者數量上,佛門能夠堪比整個道門,要知道道門可是囊括了人教,截教,闡教三位聖人道統,還有當初與三清結盟的諸多大神通者的道統,能夠做到這點,令諸天無數人為之側目。
但是在佛陀,在大羅金仙這個層次,佛門修行者的數量又飛速減少,重新迴歸正常水平。
如今看來,就是因為佛門利用了涅槃地這處奇特的天地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