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四力代四象(第2/2頁)
章節報錯
李長青翻了個白眼,扒拉開魯班的手掌,“我現在確實是神,但不過只是城隍神。”
“你建立龍口渡的想法確實不錯,不過我覺得應該更加大膽一些。”
“更加大膽一些?”魯班有些不解,隨後說道,“我們跳過工業文明前期,在龍口渡建立火力發電廠已經很快了,難道直接上核電?如果真的這樣,但這裡的人也無法參與建設啊,只能夠從地球上調集大量的科研人員。”
至於將大周世界從農業文明改造成工業文明,教會這裡的‘原住民’使用火力發電的裝置,魯班還是有信心,或者說有一定的經驗可以借鑑。
畢竟在靈氣復甦之前,華夏援建非洲,也是教會了幾乎是農業社會的非洲國家使用很多現代化裝置,相較之下,大周世界還更方便一些,至少這裡同樣使用華夏文字。
李長青微微搖頭,“那你考慮過用靈氣發電沒有?”
靈氣發電?
魯班眼前一亮,隱隱像是觸碰到了什麼一樣。
對啊,自己以前沒有考慮,是因為實力和積累不夠,但是這次在師兄的幫助下,魯班覺得自己向前邁出了一大步,靈氣發電這個專案雖然難,但理論上是完全可行。
周德順聽到兩人的對話,忍不住砸吧砸吧嘴巴,他腦補出一幅奇怪的畫滿,一座座懸浮在半空中的鋼鐵仙山拔地而起,往來的‘仙人’們或乘坐磁力飛梭,或腳踏光子飛劍,來往於天外的一座座幻形戴森球。
李長青見魯班已經有了思路,笑著說道,“龍口渡我當然不能夠讓你亂來,不過我還有一座落霞鎮,那裡也差不多有三萬人口,而且對我的話也比較信服,還建立了一座稷下學宮,傳播百家知識,你可以前去接管那座鎮,做到什麼程度就看你自己了。”
以落霞鎮作為試點,李長青已經想好了,那裡本來就是作為自己傳播聖德之道的基地,如今交給魯班,如果真的能夠搞出成果,那就可以直接引進到龍口渡。
靈氣和現代機械結合,這對於魯班來說是大羅道路,對於自己來說也是新的文明雛形,若真的能夠讓這種文明傳播到諸天,不僅魯班有機會凝聚道果雛形,自己也有機會凝聚出聖德功果,甚至自己的要求還要比魯班低一些,只要能夠傳播到大周世界,那麼就足以讓自己凝聚聖德功果了。
“好主意!”
魯班興奮地拍手,隨後又有些猶豫地說道,“不過師兄,我需要地球上一些專業人員的幫忙,不多,就十個人。”
他知道大周世界對於龍虎山的重要性,所以在邀請地球上之人的時候比較謹慎,怕出什麼問題。
李長青微微一笑,“建立文明,人少怎麼夠,我先給你一百個名額。”
一百個專業人員幫忙,再加上黃巾力士這種‘大型智慧機械’,李長青覺得完全可以應付前期一座三萬人城鎮的需求,再不濟五行靈君的神廟就在周圍,魯班也可以請他們幫忙。
“不過在這之前,你最好還是先更加了解一下這個世界,這裡也有墨家,公輸家的傳承,而且還有一些別有意思的小東西,你可以和道宮商議,看能不能合作。”
兩個不同世界的文明碰撞融合,可不僅僅只是魯班這個天才就夠了,而且這個世界的墨家和公輸家實力並不強,李長青有信心能夠把握住主導權。
他伸手一揮,魯班的身影消失在神域之中,出現在數百里外的火行靈君神廟之中。
周德順見李長青將魯班送走,明白他有事要交給自己,“師弟,你有什麼吩咐?”
李長青目光望向京華之地,“名不正則言不順,龍虎山想要在大周天下傳播道統,確實需要去這個世界的皇權中心走一遭。”
有皇權的支援對於道統的傳播乃是天大的好事,這一點地球上已經驗證了無數次,周德順暗暗點頭,還是師弟想得周到,不然真的交給自己,恐怕只能夠先影響龍口渡周圍,這樣雖然穩,但是卻太慢了,作為外來道統,想要在本土擴充套件式發展,除了本身修行邪法之外,最好就是得到皇權支援。
龍口渡這裡李長青已經安排好了,有黃雲蓮這尊應身替自己坐鎮龍口渡城隍府,有五行靈君在幽山府遙遙相助,有暫時培養起來的黃飛鴻,有老鬼和誡羅,這裡的基本盤只要不出現複數三災真君駕臨的情況,就不會出現太大的變故。
一艘三層大船從龍口渡北上,瞬間牽動了天下人的目光。
龍口渡金府,亭臺樓閣之中,崔溟滄吃著秋梨,聽著小曲,金不換行色匆匆地走了進來,“長青道長前去京華之地了。”
“他這次身邊跟著幾個人,他的長吏蕭鑫,結拜義弟孫炳虎,刀客燕南,還有一位不曾露過面的‘師兄’,只不過沒有用遁法,而是乘船,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講究?”
崔溟滄哂然一笑,“你似乎比我還要著急。”
這怎麼能夠不著急!
金不換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吐槽,明明龍虎氣已經應在了長青道人身上,明明自己這邊先爭取到了長青道人的好感,現在怎麼能夠憑白將龍虎氣讓給大周?
金不換目光落在崔溟滄身上,突然神色一凝,想到了一件事,“范陽盧氏和金陵王氏的反叛對於你並不是毫無影響!即使你以‘因果劍’暫代了‘天子劍’,上次出手也讓你根基動搖,所以你最近才一直待在龍口渡,就是為了避免出手被別人勘破端倪。”
“所以你最近根本沒有出手的機會,因此長青道人這些天甚至沒有找你聊上一聊。”
金不換馬上串聯起了前後因果,神色難看地得出結論。
怪不得以自己叔父小家子氣的性格,范陽盧氏和金陵王氏背叛之後,四海龍君圍殺之後都沒有輕易動作報復,要知道當初武帝的傳令官只不過話重了兩句,就讓他橫江幾十載。
崔溟滄笑道,“聰明。”
喜歡人在南天坐看萬古請大家收藏:(fo人在南天坐看萬古搜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