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畫符(第2/3頁)
章節報錯
孫炳虎神色有些尷尬,一時間不知道怎麼開口。
反而何九章神色自得地說道,“當初有大儒說我功名心太重,因此遲遲不能步入大儒境界,因此家裡面讓我來這鶴鳴書院教書,想要我淡泊明志。”
李長青微微點頭,對於世家來說,家裡面出一位大儒的意義遠大於出一位主政一地的府尊,特別這些大儒死後,就算不轉入神道,每一位都是最頂級的鬼修天才,成就鬼仙的機會遠大於其他人。
甚至在五十年前大變之前,每一位大儒基本上都是神道精英的候選,成為一地城隍,直入第四重樓輕而易舉。
“不過之前聽長青道長一席話,反而讓我有所領悟,我求功名,是為了天下人立功,既然無愧於心,何須淡泊明志,所以如今雖然沒有入大儒之境,但是書倒是寫出來了,這三本就送與長青道長你了,算是答謝當日一席話之恩。”
李長青連連擺手,“我能夠看院長寫的《九章易數》已經是天大的榮幸,如何敢霸佔這三本書籍?”
這是何九章的立言著作,用修行者的話來說,這就是成道之基。
儒家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若以後何九章成就大儒,甚至為政一方,造福百姓,那麼這三本書自然成為了聖德之寶。
價值比自己那顆蛟龍舍利也不遑多讓,甚至猶有過之。
何九章擺了擺手,“你若是覺得珍貴,那麼就好好學,你我之間,既非俗人,何須再說這些俗話。”
李長青鄭重地接過這三本書,對何九章行了一個師禮,“謝過先生賜書。”
何九章哈哈一笑,“這就好,這就好。”
隨後他捏著鬍子說道,“雖然我無法為你占卜,但是那羅華山出世,我卻單獨佔卜過,其中確實有大機緣,同時也有大風險,長青你還需要謹慎行事。”
下午李長青又拜會了許三有,然後才回到府中。
回到李府後,他將何九章贈與的書籍取出,開始細細讀了起來。
越讀,他越覺得有意思。
儒家的《易經》與其說是占卜書籍,不如說是研究萬物和人之間關聯性的學說,《九章易數》通篇都是微言大義,但是卻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六十四卦,從六十四卦中涉及社會,自然,人文的相互聯絡和變革。
李長青讀第一遍,從中就讀出了兩個字,一個是‘革’,天下在易,唯易不易。
第二個是‘連’,萬物相通,見微知著。
就在他半夜看書之時,突然心有所感,神魂遁入地下殘缺的城隍法域之中。
《第一氏族》
留守在城隍法域中的方老和黃明趕忙出來迎接,“老爺。”
李長青微微點頭,直接走到陰醴泉旁邊,琉璃色的蛟龍舍利入手,心中的感應越發明顯起來。
“看來羅華山和這方城隍法域有關。”
他自語道。
若是這樣,自己倒是可以前去一探究竟,第一可以收集到完整的九種地煞濁氣,第二還可以補全這方城隍法域。
況且有天師劍在手,施展五老法身的時候,李長青自忖只要是沒有完全收攏三魂七魄,凝聚陽神的紫府真人難以奈何自己。
而且這次探索幽冥之地,也可以積累經驗,為以後探索地球上的幽冥之土做準備。
第二天,李長青通知了孫炳虎探索羅華山的事情,同時開始做準備工作。
首先是各種符紙,真正戰鬥起來,符紙不僅可以減少自身消耗,而且可以作為自己普通戰鬥狀態下的遠端攻擊手段。
掌心雷符自然是重中之重,不過因為幽冥之地的特殊,所以陽雷在那方世界不僅限制更大,而且更容易激起鬼怪的仇視。
所以李長青決定以地脈真意和兵煞入符。
收了孫炳虎這個小弟之後,一大好處就是普通的資源李長青再也不缺了,握著用靈雕獸骨製作而成的骨筆,一時間天地靈機都變得清晰了起來。
筆走龍蛇,符墨揮灑,城隍法域周圍聚集的陰煞之氣翻湧,李長青靈臺大放光明,一點燻黃色的地脈真意結合晦澀死寂的陰煞,形成地氣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