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那一年,隔江獨斷崔溟滄(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長青讓圓臉楊帶著十二人到之前準備好的大院中安置,又請了兩位老童生教授千字文,想要修行,識字是第一關。
為幾人安排好如同軍訓般的訓練計劃之後,李長青暫時將教導的事情放在一邊。
這幾名少年出身都不算好,平日難見葷腥,少不得身體虧空,這段時間剛好養身子,才有精血練武,順便也認識點字,方便自己之後教導。
傍晚,按照約定,李長青來到了金府,這次金老闆並不在家,管家給他安排了一間靜室修行。
接下來一連幾日,李長青都是如此。
金府,靜室之中。
李長青神魂空冥,一點光亮從神魂中發出,化作一條虛幻的長河,不過這長河有形無質,連水聲都聽不到,能夠照亮靈臺的範圍有限,也就比以前用精氣滋養靈臺的笨辦法好點。
“甚至還有點不如《五鬼養魂法》這種偏門。”
李長青在心裡評估道。
他靈臺之中,五鬼的小光點每日滋養一縷純淨的五行生氣,雖然量少,但勝在精純。
特別是自己最近用靈香供養五鬼之後,自己這五隻靈嬰精進神速,帶來的補益自然也就越多。
“怪不得所有人都喜歡走旁門左道,這種坐享其成的方法確實讓人食髓知味。”
李長青從冥想之中退了出來。
可惜這《五鬼養魂法》只是草創,沒有後面的修行之法。
早期五鬼供養的五行精氣還可以滋養神魂。
但是神魂如果不留存那一點‘真意’,就算氣球吹得再大,也如鏡中花,水中月,始終都是虛幻無形。
不借假修真,煞風一吹就散了,無法離體夜行,更入不得那第三境的陰神之屬。
所以就算《大江觀神法》修行再慢,也是真正的入道之法,比《五鬼養魂法》至少高出一個層次。
這其中輕重,李長青還是能夠把握住的。
而且這幾日,他反覆觀摩原本經文,已經可以把握住些許第一重樓和第二重樓的關竅了。
第一重樓稱之為‘引靈境’。
修士入道之後,自然可以感知天地靈機,接引靈氣入體,這是一次生命的蛻變。
靈氣入體之後,靈臺點亮,接下來整個第一重樓的修行都圍繞著靈臺這點亮光進行,這光亮非天光,非火光,乃是神魂自帶的性命之光。
靈臺三尺見方,若是神魂光亮普照靈臺所有黑暗,那自然是性命之光圓滿,留存一點真意之後,自然更上一層樓,可離體夜行,也就入了第二重樓的‘真意境’。
所以神妙的修行之法,往往會在第一重樓就演示一種‘真意’,讓修行者時時觀摩,留存靈臺,待到性命之光圓滿,二者合一,自然水到渠成。
李長青將手中絲絹珍而重之的收好,這上面雖然也留有真意,但書寫之人也不過第二重樓修士,又隔著一層紙,若僅僅只是留存上面的真意,恐怕自己一輩子也跨不出第二重樓。
所以這修行者在上面記得清楚,若是有志於修行之道,那麼就需要找一江河,時時觀摩,留存現實中的江河真意。
李長青走出靜室,將絲絹交還給管家,正準備離開之際,卻聽管家說金老闆回府了,邀請手談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