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使得它的個頭達到九米三,可就算它擁有傲視其它機體的身高,超乎想象的護甲厚度,仍然讓它顯得健壯、敦實,猶如放大版的矮人戰士。

而且,即便是超纖鋼材已經極盡輕量化,但積少成多,使得國王護衛者的無掛載質量仍然達到了57噸,如果再掛載相應武器,總質量甚至要超過六十噸。

超重的機身,使得它十分受作戰環境影響,除了邁坎的硬化路面,大概也只有在遊戲中,才能一展身手。

不過,厚重的裝甲雖然使機體顯得笨重,但極致化的發展,也帶給了某一方面的突出表現。

國王護衛者無愧護衛者之名,強大的防禦使得那些機槍、機炮根本無法破防,即便是掛載的遠火武器,諸如火箭彈之類的,也能起到極好的防禦作用,只有裝載穿甲彈頭的無後坐力炮,才能對其造成明顯傷害。

可國王護衛者標配的六米高塔盾,如果使用得當,即便穿甲彈頭,也無法短時間內攻破它的防禦。

羅睿以前只在影片上見過這種機體,實戰中卻從未碰過。原因是這是一款昂貴的金幣機,並且因為使用了不少五代機的輕量化技術,被稱為4.5代機的國王護衛者,使用花費比之迅虹、青鳥這些還要昂貴許多。

其次是因為就算再輕量化,國王護衛者依然是一臺頗為笨重的機體,這使得它在面對絕大部分對手時,都必須採用防守反擊的戰術。

可即便國王護衛者號稱遠火剋星,但那都是理論資料,是最最佳化的模擬方案。現實中的對戰,有著太多的不可測,厚重的護甲加強了防禦,也讓國王護衛者變得遲緩。

因此,這就要求駕駛員必須提前預判即將到來的攻擊,加以防禦,並尋求戰機,快拳好打慢拳難,雖然用打太極抓子彈來形容有些誇張,但不得不說,想要玩好國王護衛者,對經驗的要求,堪稱恐怖。

參與探索異界任務的機師不清楚,但在遊戲中,一名好的國王護衛者駕駛員,首先必須是一名優秀的遠火機體駕駛員才行。

否則的話,這臺機器就是個靶子,完全為了增加對手的遊戲體驗而生。

種種原因導致使用這臺機體的人並不多。

“不好對付啊。”

陌生的對手和陌生的機體,讓羅睿變得相當謹慎,崔強那麼拽,讓牛叔都經常吃癟,肯定不是易於之輩。他既然選出這臺機體,那肯定是有著相當的把握。

兩枚火箭飛彈穿透濃煙飛出。先來兩發試試水。

崔強經驗老道,國王護衛者的笨重機身,想要靠機動性來躲避攻擊,無疑是痴人說夢。所以當機甲走進格鬥場之後,他並沒有側向移動,來躲避可能到來的“一板斧”攻擊,而是直接把標配的塔盾豎在了身前。

六米高的塔盾,直接將國王護衛者的機身擋住大半,特別是當機甲身體微弓的時候,從羅睿的視角來看,更是如同看到一個門板孤零零的豎在場上一般。

提前的預判沒有白費力氣。

“轟!轟!”

兩聲爆響,火箭彈在塔盾上留下兩個黑乎乎的印記,來表示自己確實擊中了目標,但當爆炸的煙霧散去,命中點除了輕微凹陷外,整體結構並沒有受到太大損傷。這使得兩枚火箭彈最大的戰果,也許就是弄髒了塔盾。

而崔強接著攻擊的空檔,國王護衛者舉著塔盾緩緩後退,本來距離場邊就沒多遠,九米三的金屬巨人,幾步就退到了牆根。

“這……”

羅睿有些撓頭了,受格鬥場地限制,對方如此一來,那直接將羅睿的可攻擊角度減少近半,再加上這麼大一面塔盾防禦,留給羅睿進攻的地方根本不多。

更何況,塔盾是可以移動的,照剛才測試出來的防禦,自己就算把彈藥全部打光,也不知道能不能貢獻這面金屬牆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