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武顯然有一套頗為成熟的戰鬥流程,並且在這套流程上下了大功夫。這兩臺火箭發射巢,羅睿目測,每發火箭比正常版本最起碼要少用2秒鐘。

要知道正常版本最快能達到6秒每發,減少2秒,差不多就是4秒一發,這幾乎是提成了三成的效能。

不過羅睿知道,這種發射方式肯定有著巨大的弊端,否則這玩意兒早就全軍普及了。事實也確實如同羅睿猜測的那樣,這種改裝,會導致發射系統超負荷運轉,直至某些零件變形燒燬。

如此一來,這套發射系統不但用不到備用的彈藥基數,甚至連第一個彈藥基數都打不完,該型號發射巢正常裝載24枚火箭彈,而改裝型號,只裝備16發。再多的話,可能會對自身機體造成威脅。

這種極端改造,雖然缺點不少,但在某些場景中,卻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戰士7是偏近戰型機甲,遠火武器對它有時候是累贅,但是不搭載感覺又很吃虧。而這種改裝發射器,就成了很好的選擇。

戰士7駕駛員可以選擇在出門後,以極短的時間,打出32枚火箭彈,對一片區域進行火力覆蓋打擊,然後直接將報廢的發射巢解除安裝掉。

如此一來,既有了遠端打擊能力,又不必擔心它們成為累贅。

而且在學校的模擬程式中,這種打法更具針對性,因為可選機甲種類稀缺,並且最高只到三代機。

要知道三代機還沒有將近戰和遠火機體分的太清楚,即便是名義上的遠火機體弓兵系列,外甲也是厚實的金屬裝甲,重量不輕。

加上研發三代機的時候,引擎小型化還沒有重大的突破,所以它們的結構並沒有預留安放引擎的位置,以至於後面即便引擎小型化獲得突破,也無法將它們載入到三代機身上。

這使得三代機的機動性根本無法與四代機相比,因為從四代機開始,除了要塞堡壘化的超重型機甲,小型推進器已經是標配。

而在這種落後的機動性下,火箭彈的覆蓋打擊,還是很容易出戰果的。

羅睿不知道還有這種打法,因為這是在學校模擬程式上所特有的。熊武曾經剛到校的時候,就被高年級學長用這招拿了一血,此時他希望複製一下,讓羅睿也嚐嚐那般滋味。

可惜,羅睿雖然沒有見識過這種武器,但良好的戰鬥素養,讓他一出門就習慣性的移位,當發現對方飛彈洗地的時候,他已經遠離了爆炸中心。

不過弓兵三,或者說三代機的機動性實在是太拉跨了,沒有推進器的輔助,光靠兩條腿帶動如此龐大的金屬身軀,短短几秒鐘,也跑不出多遠。

“這新來的有點東西。”

“可惜啊,這招飛彈洗地太過無賴了,平時對戰都是被禁用的,也就是這新來的不知道規則,被熊武抓了漏子。”

“呵呵,這不是很正常嗎?”

“就是,這招可是被稱為新人歡迎式,打的就是新人不懂規則。”

“哎,想起了一些當年不堪回首的往事。”

“雖然早就猜到會是這麼個局面,但沒想到熊武還是這麼果斷的用了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