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K13這樣實驗型的一代老爺機不同,戰士7是已經非常成熟的三代機,它高8米2,100mm的護甲厚度,讓它仍然顯得雄壯,不過因為採用了鈦合金材質,整體重量只有31噸。

兩臺戰士7都是沒有改裝過的制式機,軍綠色的迷彩塗裝,左肩加裝3660mm長,90mm口徑的無後坐力炮,可收起身後,彈藥基數20發,其中10發穿甲彈,4發曳光爆破彈,3發燃燒彈和3發照明彈,讓其具備還算不錯的遠端支援能力。

右肩裝有一個6管小型火箭發射器,可搭載30mm彈徑的追蹤和防空飛彈,手臂配置12.7mm半埋式機槍,可以快速清理雜魚。

除此之外,大腿外側還藏有兩把1.2米的合金匕首,讓其擁有一定的近戰能力。。

但其與K13最大的區別是,戰士7是真正的雙足式人形機甲,其不但短距轉向非常靈活,也更加適應異界複雜的地理環境。

羅睿雙眼放光,各項資料在其腦中劃過。就像所有男孩一樣,做為從幼兒園就入圈的機甲迷,成為一名機師,一直是他的夢想。他也一直在朝這個方向努力著,可距離這個目標,還有一點點差距。可就這一點差距,卻猶如天塹,讓他至今無法邁過。

戰士7的胸口護甲向上開啟,這裡隱藏著它的駕駛艙,想進入其中,便是對一名機師最基礎的考驗。

在機甲身體正面兩側,隱藏著攀登結構,畢竟在戰場上,不可能隨時為駕駛員準備梯子。但對於學生不能苛求太多,展館不但準備了梯子,還安排了安全員。

“哈哈!”

“笑死我了……”

“能不能行了……”

體驗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環節,也是一個非常容易社死的環節。

即便是六米的高度,但對於一些人來說,依然是無法逾越的鴻溝。可這或許是一生中,他們唯一一次能夠進入駕駛艙的機會,很少有人會放棄。

有些人戰勝了自己,戰戰兢兢地爬了上去,而有的就拉跨了一點,卡在中間,不上不下,難以動彈,引來圍觀眾人一陣陣的嘲笑。

好在體驗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每人5分鐘,時間一到,即便掛在梯子上,也會被安全員拽離。

羅睿領了號碼牌,隨著前面等待人數的逐漸減少,他的心跳開始加速,雙腎就像兩個大火爐,烤的渾身燥熱,攥住號碼牌的手心開始冒汗,剛才的陰寒也已經被一掃而空。

經過了近一個小時的等待。

97號!

聲音那麼的悅耳。

正是他攥住的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