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景看著母親那要哭的模樣,心被狠狠的揪了一下。

他最終還是沒有去唐家。

其一,他不想母親為難。

其二,若是他半夜去唐家,第二日村裡怕是會傳出風言風語,這對唐宓的名聲不好。

程景沒有去,可是顧六身邊的人卻到了唐家。

初七帶了兩隻人參和一隻特製的暖爐,送是顧六送給唐宓的。

和這些東西來的還有一封信。

其實信函上寫的無非是一些客套話,但是唐宓瞧著卻很受用。

只是她也並非是矯情的人,在收了顧六送的東西后,就開始用了起來。

這暖爐是特製的,在裡面放了一塊炭,外面用暖爐套子套上,那麼放在腹部上能緩解疼痛。也是因為這個暖爐的存在,唐宓這一夜休息的好。

後來蒲家村也有人找上門來。

原來離下河村二十里的蒲家村今年也出了個秀才叫蒲興學,只是這個人的名次沒程景好,沒有拿到稟生的名額。可蒲家村和下河村一樣,也是從未出過秀才,如今好不容易出了個秀才公,自然十分在意!他們聽聞程家辦流水席是請了唐宓,也想請幫忙幫蒲興學辦流水席。

可惜唐宓身子不適,恰好用這個藉口拒絕了,但是為了不得罪人,夏荷還是走了一趟。

唐谷和夏荷一起去了蒲家村,還帶去了唐宓特製的佐料,得到了眾人的讚賞。

因為流水席辦的漂亮,後來蒲家村的村長還親自送了夏荷和唐谷回來。

蒲家村的村長給足了面子,其實也是因為唐家人在知道山上的菌子可以吃後,沒有隱瞞的教給了眾人。蒲家村村長的的遠房侄女就嫁到了下河村,她回了蒲家村的孃家後,又教給了村裡的人。菌子山裡多的很,村裡不少人都因為菌子的存在能有一口飯吃,對於唐家,這些人還是知道感恩的。

因為蒲家村村長的到來,唐家人在村裡的名聲也越來越好了!

可惜有人歡喜有人愁!

倒是蘇家,一副愁雲的模樣。

大越的院試三年之內只有兩次,除非當今陛下開恩科,否則這個規矩是怎麼也不會改變的。這也就是意味著蘇亭想要再參加院試就得等兩年後了。

如今蘇亭已經二十歲了,按理這個年紀的男子已經該成家了。

可惜,蘇家這次是和王家結親,而且蘇亭還和王家人保證,他今年必定會中秀才,再來迎娶。

所以王家和蘇家,如今只是定親了。

蘇亭起初不願意相信自己沒有被取中,畢竟程景都是第三名,而他卻卻名落孫山,這讓蘇亭怎麼能接受的了。

程景算什麼東西?程景長的沒他好,才華也沒他好,可老天卻不開眼,偏偏讓程景走到了他的前面。

若只是這樣,蘇亭也不會氣陳這樣。

他最生氣的是,程景中了秀才後,程家居然邀了唐家人吃席還讓唐宓去廚房裡幫忙。

村裡的人,若不是關係很好的,絕對不會讓人在這個時候去廚房裡幫忙!像這次,程家也只邀請了唐家和李老大的媳婦程氏。

程氏是程景的姑姑,被邀請也是正常的。

可唐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