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禎十七年八月,驕陽似火般炙烤著大地。

歷經了數十天的追擊與被追擊後,明清兩軍都已經筋疲力盡。多爾袞望著不遠處的雄關大同,臉上的表情沒有任何變化。

因為這些天裡,他的表情除了絕望還是絕望。

他怎麼也沒想通,到底是從哪冒出來的這麼一幫這麼能打的明軍。追在他屁股後面緊緊地咬住他不放,他這麼一支由純騎兵組成的部隊,竟然始終沒能擺脫步兵為主的明軍追兵。

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有一個好訊息也有一個壞訊息。好訊息是他終於到了大同,只要出了大同他便如龍入大海,虎歸山林,從此天高任他飛,海寬任他遊。

壞訊息就是他預先留在這裡駐守的滿達海和耿仲明不見了。大同巍峨的城牆上插著的是大明大同總兵姜瓖的旗幟。

現在的八旗經過長途跋涉,減員嚴重,只剩下了三萬餘人。多爾袞現在非常後悔逃命的時候把尚可喜的漢軍旗給扔下了,如果有他們在的話,好歹還能搏一搏。

現在他和手下的三萬多八旗軍,沒有任何攻城器械,拿頭打?

而被他丟在平陽的尚可喜此時早已投了李自成,在西安吃香的喝辣的,好不快活。

多爾袞回頭望去,不遠處李巖和他的騎兵仍然如幽靈一般跟著他們。不過李巖並沒有靠近,總是保持著一個適當的距離。

這是因為這些日子的追擊戰,也讓李巖的部下損失慘重,此時他的麾下只剩下了2000多人,其餘人大多因為傷病跟不上行軍的速度,因此被留在了後面跟著明軍一起行動。

看到已經抵達了大同地界,本著窮寇勿追的精神,李巖便沒有再繼續進攻清軍。

這一路他是深入貫徹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戰術。

清軍生火做飯,他就突然從陰影中殺出來,沒等清軍反應過來,他便將事先預備好計程車兵們的糞便和尿液潑到清軍的鍋裡,讓清軍氣的七竅生煙。

清軍紮營休息,他便四處放火,讓清軍睡不了一個安生覺。

清軍找當地的老百姓問路,結果每次不是走入李巖的埋伏圈就是走進死衚衕裡,因為連當地的老百姓都是李巖事先安排好的。

等清軍氣急敗壞,準備和李巖決戰的時候,他就跑得沒影了。如果清軍追的話,那不好意思,必進明軍的包圍圈。

哪怕清軍什麼也不幹,李巖也要搞些人模仿劉邦“四面楚歌”的典故,在清軍周圍唱遼東的山歌。不過這招沒什麼用,因為李巖忘了,這幫韃子裡沒幾個會漢語的,壓根聽不懂在唱些什麼。

總之,清軍被李巖折磨得個個都帶上了痛苦面具,精神接近崩潰。

這套戰術是原味饅頭傳授給他的,原味饅頭說這是一位華夏的偉人所創的戰術,專門用來打擊侵略者的。不過當李巖問這位偉人的名字的時候,原味饅頭就只推說是南宋的某位將領,具體是誰他也忘了名字。

李巖也懶得深究到底這位偉人是誰了,反正這套戰術很牛逼就完了。

現在,看到大同是被明軍控制的,李巖相信,這回多爾袞是絕對插翅難逃了,於是他就打算等明軍主力和他會師了以後再跟大同的守軍前後夾擊,然後徹底殲滅清軍。

多爾袞硬著頭皮往大同方向繼續行軍,他不敢直接朝大同城走,只敢沿著長城行軍,想碰碰運氣看有沒有守備鬆懈的地方能夠讓他突圍。

多爾袞和李巖兩軍就這樣各懷心思,一前一後地走著,不知道的還以為雙方是在武裝遊行呢,場面倒是十分和諧。

不過這種和諧的局面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幾乎是同時,多爾袞和李巖都發現了一絲不對勁。

太安靜了,大同的守軍太安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