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路軍穿著滿清的服飾,舉著從尋寶隊繳獲的旗幟,一路大搖大擺地朝著蒲津渡的方向前進。

一路上他們看見的場景慘不忍睹,只能用地獄二字來形容。

數十萬的百姓在一馬平川的河西之地上,漫山遍野地被當成家畜般驅趕著朝著渡口走去。每一隊百姓身旁,都會有幾個拿著鞭子的降軍士卒監視著,百姓們動不動就被他們肆意打罵。

這些百姓不僅要被驅趕著前行,而且還要負責運送滿清搶掠來的財物和牲畜。他們每個人都面黃肌瘦,臉上寫滿了絕望和勞累。

如果有人走得不夠快,那麼無論是因為身體不適還是因為過度的勞累和飢餓,都會立即招來一頓毒打。

許多人因此而死在了路上。

在這些百姓的隊伍旁邊,是不時穿行而過的八旗騎兵,他們揚起陣陣沙塵,來回賓士著監督降軍士卒和百姓。

在他們的馬上,經常橫臥著美貌的年輕女子,那是被他們搶來的漢人女子,供他們肆意地凌辱取樂。

無論是玩家還是御營士卒,紛紛都義憤填膺,恨不得立即手刃這幫畜生。

但他們還有任務在身,現在暴露的話他們誰也救不了,只有死路一條。所以他們只好強忍著怒火,繼續向著蒲津渡前進。

他們的目標是阿濟格。

八百對五千,即使清軍兵力分散,他們也沒有勝算。不得不承認,八旗軍是這個時代的寵兒,他們擁有質量上乘的戰馬和訓練有素計程車兵。

雖然御營這邊的八百人,也都是精銳,但和十萬清軍裡選拔出的堪稱八旗最強戰力的對手相比,依然相形見絀。

所以原味饅頭沒有多餘的思考,他的作戰計劃只有一個,那就是斬首行動!這也是他為什麼要冒充八旗軍的原因。

只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斬殺掉八旗軍的主帥阿濟格,這場仗才有的打。

歷史上類似的戰役實在太多。當年宋太宗以傾國之兵,將郭威、柴榮、宋太祖三人訓練出的五代最強禁軍全部送上戰場,意圖實現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宏偉戰略。

那是宋太祖都沒有實現的無上功業。

後世很多人一提到趙宋,便想到了羸弱無能和靖康之恥。但鮮有人知道,當年宋太祖留給宋太宗的那支禁軍,其實論起戰鬥力無懼任何敵人。那是經過五代十國的錘鍊,最終“養蠱”養出來的怪物軍隊。

在軍事上孱弱可欺的“大慫弟國”,也曾經擁有一支驕傲無比的鐵血強軍。這支軍隊敢於在野外主動以步兵之姿向遼國最精銳的騎兵發起衝鋒,敢於在漫過膝蓋的寒冷山澗中和遼國騎兵正面交戰,而且均以絕對的實力擊潰遼軍!

那場宋遼之戰的初期,憑藉著這支精銳之師,宋軍節節勝利,大有一口氣把遼國趕出長城的威勢。打得號稱鐵騎的遼軍只敢龜縮在幽州城內,不敢與宋軍交戰。

可惜,在這臨門一腳的最後時刻,領導這支無敵宋軍的,不是沉穩冷靜的郭威,也不是霸氣側漏的柴榮,更不是“一根杆棒等齊身,打的四百軍州都姓趙”,唯一正史記載陣前和敵方主將單挑並且將其生擒的猛男皇帝宋太祖。

領導他們的,是驢車戰神宋太宗。

在宋軍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遼國一代名將耶律休哥像一支離弦的箭一般,殺入宋軍軍陣,直撲黃羅傘蓋,大宋皇帝的御駕之前。

宋軍當時已經被三面包圍,但這支無敵之師毫不慌張,依然陣型不散,建制不亂,從容鎮定地與遼軍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