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三層的被突破,明軍終於直面了八旗軍。

第四層滿達海手下的八旗兵中,排在前列的有將近一千人身穿白甲,他們便是八旗中赫赫有名的巴牙喇護軍!

這些人全都是八旗中的精銳,經過層層考核而來,能夠身披三層甲作戰,從內到外分別為鎖子甲、棉甲和鐵甲。

他們完全不事生產, 個個都是擁有超過十個以上包衣奴才的奴隸主,從小經過艱苦的訓練,無數次的實戰以及擁有優厚的物質條件,是實實在在的軍事貴族。

在八旗軍中,大約每一百名旗丁才有一名能夠成為巴牙喇,基本上這十萬清軍中全部的巴牙喇都被佈置在了這裡。

除了一千巴牙喇外,第四層滿達海的手下,還有大量披甲人,可以說八旗戰鬥力最強的重步兵基本上都被安排在了這一層。

這必然是一場硬仗,原味饅頭的臉色變得十分凝重。

兩軍都沒有立即開始作戰,而是各自在向自己信奉的祖先或者神靈祈禱,戰場一時間陷入了寂靜,只能聽到風的喧囂聲和焦躁的馬匹的嘶鳴聲。

最終是明軍搶先發動了進攻。

五百徵虜營的玩家們向著八旗發動了衝鋒。他們每一個人都將自己調整到了最好的狀態,以期能夠多殺幾個韃子,這樣就能多保住幾個明軍士兵的生命。

巴牙喇也毫不示弱地嚮明軍衝殺了過來。雙方都是自己陣營中的精銳,這是一場關乎榮耀和名譽的戰爭。

這不僅僅是巴牙喇和徵虜營的榮譽之戰,也是八旗和晉軍的榮譽之戰,更是大明和大清的孰強孰弱之爭!

隨著第一聲刀劍相交發出的金屬碰撞聲,雙方徹底廝殺在了一起。巴牙喇的優勢在於防護更強,三層的護甲讓他們的防禦力絲毫不遜色於歐洲的罐頭騎士。

玩家們雖然也有錢能夠裝備起這樣級別的護甲,但徵虜營的定位更多的是精銳騎兵,而不是單純的重甲軍團,除了正面交戰的能力,還要兼顧機動性, 故而在護甲上略遜一籌。

但玩家們絲毫沒有落於下風,因為在技巧和武勇上, 戰鬥職業屬性的加持讓他們甚至還要略微強於巴牙喇, 同時玩家們還擁有沒有痛感的特性。

假如雙方互甩一錘過去,也許受傷的程度一樣,但巴牙喇一定會因為疼痛而降低一部分戰鬥力。

可玩家們卻絲毫不會受到影響,就是當場砍斷玩家們一條腿,一隻胳膊,這些關閉了虛擬感官的無痛戰士也絲毫不會受到影響。

因此,雙方基本上打了個五五開,誰也佔不到誰的便宜。

而且在這種級別的防護之下,刀劍長槍已經失去了意義,只有能夠破甲的錘斧類武器才能給對方造成殺傷。

而即使是這類武器,也很難造成一擊必殺的效果,因此雖然是令人康慨激昂的榮譽之戰,但實際的戰場卻一點也不拉風。

基本上就是一堆罐頭一樣的重甲士兵互相扭打在一起,拿斧頭、錘子之類的東西看似行動緩慢地朝對方勐砸。

就算一連砸上十幾下,也不一定能夠殺死對方,因此雙方的戰鬥進度非常緩慢。

雙方剩下的軍隊自然不會就這樣幹看著在一邊叫好,見雙方的精銳一時間分不出勝負,便先後都下達了全軍突擊的命令。

一時間, 在朝鮮王京附近寬闊的平地上,雙方加起來七八萬的大軍廝殺在了一起。

晉軍不遺餘力, 將所有的兵力都壓了上來,期望能夠儘快解決掉對手。

但他們的敵人不是阿貓阿狗,而是同樣強大的八旗重甲兵團。雖然他們的實力冠絕一時,可也沒辦法很快地擊潰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