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南方還有零星的抵抗,朝鮮大多數領土和國民已經亡於北虜的鐵蹄之下了。”

饒是內心一百個不願意承認,崔鬥煥也只能說出實情。

說來近幾十年的朝鮮也真是慘,倭寇揍完滿清揍,簡直沒有過上一天安生日子。按理說在這樣的環境下,應該能夠培養出一支具有一定戰鬥力的軍隊出來。

可朝鮮愣是在李舜臣死後就再也沒有出過一個拿得出手的將領,保持著他們的廢物戰鬥力長達數十年。

大概這就像一個被父母寵壞了的孩子, 無論發生什麼都只指望父母替自己收拾爛攤子,卻從沒有想過要靠自己解決問題。

可偏偏大明還真的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去給這個廢物兒子擦屁股,因為朝鮮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進攻中原王朝的橋頭堡。

無論是日本還是滿清,如果被他們中的任何一方佔據了朝鮮,那中原的皇帝都將寢食難安。

臥榻之下, 豈容他人酣睡。就是這麼個道理。

“那以崔大人之見, 如果我們要反攻朝鮮本土,應該如何是好?”我真不是土豪問道。

這個問題崔鬥煥大概是早就已經想過無數次,所以幾乎是不假思索地,他立即就回答道:“那一定是先佔領鐵山城。”

“哦?為何?”見他說的如此斬釘截鐵,我真不是土豪追問道。

“鐵山城是個半島,三面環海,和椵島隔海相望。”

“從椵島進攻鐵山城,路程很近,而且風浪不大,非常利於海上行軍。而且我軍具有海上優勢,在鐵山作戰可以依託水師的炮火掩護,大大減輕攻城的難度。”

“等到佔領鐵山城以後,城內的守軍可以和海上互相呼應,屆時只要加固城防,固守於城內,縱使韃虜十倍於我,也斷然不能攻破此城。”

崔鬥煥的話讓我真不是土豪眼前一亮, 他十分讚賞地看著眼前的崔鬥煥,心想原來朝鮮也不是完全沒有人才, 眼前之人對局勢的把控就十分清楚,是個難得的將才。

眼下朝鮮幾乎全境淪陷,對於明軍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先獲得一個易守難攻的據點,然後再圖恢復。

“明儼,你怎麼看?”我真不是土豪轉頭看向鄭森,他也很想聽一聽國姓爺的見解。

“回稟殿下,軍國大事,關係社稷根本。我對朝鮮的局勢和地理都不怎麼了解,因此不敢貿然言事,一切聽憑殿下定奪。”

鄭森十分坦誠,這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坦然難能可貴。

我真不是土豪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便按照崔大人的提議,進攻鐵山城,還請崔大人帶路了。”

“願效死命!”崔鬥煥連忙抱拳道。

就在眾人回到船上並告知了鄭軍島上的戰況以及下一步的計劃時,施福再次站出來表示了反對。

他道:“恭喜王爺旗開得勝, 不過這進攻鐵山不比攻打一個小小的皮島, 稍有不慎就要全軍覆沒,末將以為, 應該先固守皮島,然後上報朝廷,請陛下聖裁。”

這話說得好聽,實際上不過就是施福的緩兵之計。他真正想要上報的,不是崇禎,而是遠在福建的鄭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