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關寧老兵(第2/2頁)
章節報錯
“從袁督師建立關寧鐵騎的第一天起,老朽便在其中當兵。可如今,吳三桂要帶著關寧軍投建州,官爺說,老朽該答應嗎?”
北夏默然不語,雖然沒想到吳三桂這麼快就打算投降滿清了,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
磨盤山一戰元氣大傷的吳三桂已經沒法自保了,當然要找一個靠山。
老者的事蹟讓他肅然起敬,這一刻,老者佝僂瘦削的身姿也變得偉岸起來。
不等北夏說話,老者再次開口,那份悲憤和怒意再也抑制不住:“哪怕老朽答應,老朽的父親、兄弟、兒子,二十多口慘死在瀋陽城中的家人還有千千萬萬的遼東百姓也絕不會答應!”
空氣中多了一抹悲涼的氣氛,北夏輕輕地說:“所以,老先生是準備棄暗投明,報效朝廷嗎?”
“只要誰打建奴,老朽就投效誰!”老人的聲音鏗鏘有力,依稀還能感受到他年輕時的孔武。
“這份行軍圖,還望老先生能夠交予吳三桂。”明白了對方的來意,北夏取出懷中的行軍圖,雙手遞給老者。
老人將圖紙收好,眼中忽地落下了淚來。
“老先生,你怎麼了?”北夏連忙上前攙扶。
老人將北夏推開,努力伸直了自己的腰,斥道:“多謝官爺了,不過老朽還沒有老到需要人扶的地步。”
“方才只是忽然想到了你們王爺的封號是遼王。多少年了,朝廷終於想起我們遼東了!”
渾濁的液體從老人的眼眶中落下,滴落在石板地上。老人將魚竿當作柺杖,向著蒼茫的遼東大地的方向離去。
“勿忘遼東,勿忘遼人!”
老人佝僂的背影漸行漸遠,天空中響起了他洪亮的聲音。北夏面對此情此景,恍惚間,忽然感覺自己彷彿置身於白山黑水的東北大地之上。
這片大地上,從來就不缺明朝的身影。
永樂元年,置建州衛、兀者衛。
永樂七年,設奴兒干都司。
一直到明朝中葉,在東北地區明朝都保有184衛、20所。萬曆年間,更是增加到了384衛、24千戶所。
宣德年間雖然廢除了奴兒干都司,但只是代表了明朝對東北大規模的招撫活動的停止,並不是意味著明朝放棄了東北。
直到努爾哈赤起兵叛明,明朝對東北持續200年的統治才逐漸分崩離析。
明朝的東北西至斡難河,西北至乞塔河,東北至庫頁島,東南至朝鮮,北至外興安嶺古裡河衛,南至吉林建州衛,遍地都是實打實的有史可考的羈縻衛所。
明朝更是在東北修建了驛站、道路、造船廠進行直接統治,甚至給努爾哈赤發放過制式武器和裝備。
北夏向著老人的方向鄭重地鞠了一躬。他說道:
“放心吧,老人家,不僅是遼東,整個東北,包括庫頁島、貝加爾湖,總有一天,我們全都會拿回來的!”
“中華兒女永遠不會忘記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