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順軍火力壓制,左軍的炮兵不得不退了下去。

兩邊投入的兵力足足有七八萬人,但是卻只能在幾處狹窄的地方接戰,因此一時間誰也奈何不了誰,戰況雖然激烈但很緩慢。

左良玉和李自成都在焦慮地望著遠方。

李自成在等自己其他的軍隊發現這裡的情況,左良玉在等原味饅頭的援軍。

到目前為止,左良玉已經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原味饅頭交給他的任務。截斷信使,突襲李自成的大本營,將李自成圍困在這裡。只要原味饅頭帶著援兵趕到,這場仗就勝了。

而且是在他居功至偉的情況下獲勝的。左良玉的嘴角閃過一絲得意,他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己光明的未來。

“夢庚,告訴為父,經過這次事件,你學到了什麼?”左良玉對身旁的兒子問道。

“父親英明,兒子學到了必須審時度勢,該出手的時候就必須出手,絕不可拖泥帶水。”左夢庚答道。

“嗯,不錯,孺子可教也。那你說說,等滅了李自成之後,下一步,我們該作何打算?”左良玉滿意地點點頭,繼續點撥兒子。

“下一步,下一步應該返回武昌,養精蓄銳,繼續靜觀局勢的變化。”左夢庚思索道。

“你這蠢材!”左良玉十分不滿地用劍鞘敲了兒子的頭盔一下,“靜觀局勢,靜觀局勢,局勢都已經這麼明朗了,你還靜觀個屁的局勢。”

左夢庚摸著吃痛的腦袋,連忙低頭道:“兒子駑鈍,還請父親大人明示。”

左良玉無奈地瞥了兒子一眼,說道:“如今張獻忠已經覆滅,李自成也離完蛋不遠了。關外的吳三桂被遼王打死,建奴雖然兵峰極盛但還龜縮在關外苦寒之地。你說說,整個天下,還剩下誰有能力逐鹿中原?”

“晉王和遼王?”左夢庚恍然大悟。

“錯,只有晉王一個。”左良玉說道。

“為何呀?那遼王能打敗吳三桂,恐怕也不是等閒之輩吧,聽說他還有很多新鮮實用的火器。”

“遼王兵力不過萬餘,駐守在山海關那般偏遠之地。而晉王已經擁兵十萬,更有晉、陝之地作為根本,兩者完全不在一個檔次。等這一戰過後,你爹我就要向晉王勸進。”

“若晉王提兵入京,那遼王的火炮雖然厲害,但火炮沉重,行軍緩慢,如何來得及勤王?等他到了京城,一切早已塵埃落定。”

“所以只要晉王動手,則大事必成。到那時,你爹我有從龍之功,至少封一個國公,你這臭小子也能沾你爹的福,當個小國公了。”

“原來如此,父親大人真是英明!這樣一來我們左家豈不是和魏國公徐家、鄭國公常家的地位一樣了!”想到國公的顯赫地位和財富,左夢庚的眼睛都直了。

“不錯,將來你爹我,必將和徐達、常遇春並列,成為世人豔羨的開國肱骨。我們左家,說不定也能和新朝與國同休。”

“與國同休?這大明朝至今已經享國二百餘年,想來晉王建立的新朝應該也不會差,那我們左家豈不是能有二百多年的富貴?”

“混賬,大周享國八百年,你就不能跟好的比?”

“是,是,咱們家肯定也能享八百年富貴。那,父親,您說咱們家當個什麼國公好呢?晉國公如何?”

“笨蛋,等晉王當了皇帝,國號肯定是晉,你當個屁的晉國公,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蠢材。”

“那就和徐達大將軍一樣,叫魏國公吧。”

“不,應該叫齊國公,畢竟咱們是山東人,做人不能忘本啊!”

沉浸在未來成為開國功臣的美夢中,左良玉和左夢庚開懷大笑,彷彿不是置身戰場,而是在江南豪華的酒樓裡飲酒作樂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