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海亮偷偷將東林黨人洩露考題給東林門生的證據交給了劉晴,劉晴立即在朝堂上發難。

朱由檢也心領神會,利用錢謙益釣魚把東林黨一網打盡本就是他的計劃,於是立即下令讓錦衣衛出馬,逮捕參與此次事件的東林黨人。

經過拷打,很快便有大批東林黨人招供,承認東林黨成體系地舞弊。

這一下,錢謙益這個剛剛上臺幾個月的首輔,便立即倒了臺,大批東林黨人被拘捕,該下獄的下獄,該貶謫的貶謫。

但是,朱由檢沒有下殺手,他不想徹底毀滅東林黨。

帝王之術,在於平衡。前世的宅男經過了這一年多的帝王生涯,漸漸也開始學精了起來。

這件事情最後的結果是雷聲大,雨點小,東林黨參與舞弊的人被嚴加懲處了一番,但沒有見血。同時,他提拔的一批新人裡,仍有許多都是東林黨。

不過整體來說,經過這麼一弄,東林黨的勢力大大減小,朝堂上漸漸東林黨和反東林集團呈現出了一種旗鼓相當的局面。

最重要的是,經過這麼一次事件,東林黨的清流名聲也臭了,再也不能自詡清流,把反對自己的人打成小人了。從一個掌握了道德高地的派系淪為了一個普通派系。

至於事件的主使錢謙益,被貶為瓊州知府,趕去海南島上任去了。

把錢謙益捧上天,又讓他做首輔,又讓他負責主持科舉考試,目的就是為了讓他揹負起這個東林黨被打倒的責任。

朱由檢不想自己動手和東林黨產生正面衝突。把東林黨被整的鍋甩給錢謙益,自己在一旁扮演一個迫於無奈才處罰東林黨,在處罰過程中還能從輕就從輕的這麼一個角色。

這樣一來,被重創的東林黨反而還對朱由檢感恩戴德,宣傳他是聖主明君。所有的仇恨全都被錢謙益一個人吸走了,東林黨人都覺得就是錢謙益乾的好事把東林黨帶進了溝裡。

雖然舞弊享受好處的時候也沒見他們反對。

捧殺一個人,遠比直接下狠手要好。朱由檢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分化,拉攏每個派系。

而且,這次事件中,由於海亮沒有抄錢謙益給的答案,而且還故意填錯,因此不僅沒有被波及,反而被朝中讚譽為真君子。

結果海亮成了這次科舉考試中東林黨僅剩的一顆獨苗,其他人都因為舞弊被廢除了成績。

這一下,東林黨幾乎打算傾盡全力來培養海亮,他儼然成了東林黨新生代的領軍人物。

而得到海亮的情報,從而揭發並且打倒了東林黨的劉晴,自不必說,光這一次的政治資本就足夠他吃一輩子的了。

海亮和劉晴這對好基友,在兩個對立的派系中唱起了雙簧,把朝堂攪得天翻地覆,最後成了最大的贏家。

新任首輔是原來的次輔方岳貢,範景文、邱瑜各自往前遞進一個排名。瞿式耜則被崇禎新提拔入閣,成為內閣的末席。

瞿式耜是錢謙益的弟子,也算是對東林的一點補償。而且瞿式耜其人和錢謙益不同,是一個真正的君子。

原本的歷史中,瞿式耜一直堅持隨南明政權抗清,轉戰多地,忠貞不屈。孔有德曾經寫書勸降他,但被他焚書斬使,以示與漢家江山共存亡的決心。

最後他和自己的弟子,張居正的曾孫張同敞留守桂林。桂林被孔有德部清軍包圍,眼見城破在即,兩人放棄逃生,對坐而飲。孔有德入城後,再次勸降,兩人痛斥漢奸,一起慷慨赴死,留下了絕命詩:

“從容待死與城亡,千古忠臣自主張。三百年來恩澤久,頭絲猶帶滿天香!”

對於真正的英雄,無論是來自什麼派系,朱由檢都非常地敬重。他希望最終能讓這些為大明殉國的忠臣良將和玩家們一起執掌朝堂,讓這些原本共赴國難的英雄們得以見到日月重開,漢家中興的那一天。

當朝堂上的事情暫時塵埃落定時,張獻忠出兵了。

明末的事情就是這樣,這邊按住一個葫蘆那邊又起一個瓢。

張獻忠起兵十萬,自四川順流而下,殺向湖北。李自成則出兵兩路,一路由李過、宋獻策率領,和張獻忠一起伐湖北。另一路由他親自率領,殺向河南。

自從李巖被逼反之後,宋獻策便心灰意冷,在順軍中的地位逐漸下降,不再得到李自成過去那般的倚重。

還沒接戰,左良玉便有意投降闖軍和西軍。他偷偷和兩方以信件聯絡,想要選擇一個價高者降之。

一旦左良玉投降,明朝的江南腹地便門戶洞開,劉良佐在河南也獨力難支,難保不一起投降。真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是有玩家在,大明也無力迴天了。

朝中群臣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玩家們也紛紛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