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順軍東出(第1/2頁)
章節報錯
邱瑜的書房突然失火,自然是東林黨事先埋伏在邱瑜家附近的人乾的,一切都在東林黨的設計之中,先激邱瑜在御前拿出書信對質,然後等錦衣衛前往取信時放火,來個死無對證,讓朱由檢認為邱瑜心虛,坐實他洩題一事。
一連串的算計,環環相扣,策劃人是以錢謙益為首的東林大佬們,實施者則是海亮之類的小角色。
成功的話就可以扳倒邱瑜這個楚黨大員,失敗最多也就是殃及一些像海亮這樣的小嘍囉,只要錢謙益還在內閣,等風頭過去再偷偷把他們重新啟用自然是不在話下。
這招屢試不爽,是東林黨爭的利器,已經有不知道有多少官員死在了這樣的招數下。
就算是猛虎也懼怕群狼。
就在邱瑜也即將倒臺之時,一個年輕的後生突然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本要奏。”年輕人脊背筆直,看也不看身旁的東林諸人,徑直上前一步。
說話的人正是劉晴,他道:“請恕臣無禮。此次科舉考試,主考官員皆出自東林黨,邱大人即便真有心舞弊,又如何在東林黨眼皮子底下行事?難道東林黨諸人都是草包嗎?”
他這話一出,立即在朝堂引發了大地震。東林黨諸人紛紛怒目圓睜,眼看就要上前動手。
劉晴凜然不懼,繼續說道:“既然東林黨人已經掌握了邱大人舞弊的證據,為何不當即制止,反而要等大錯已經鑄成的時候再來彈劾邱大人?這裡面難道沒有什麼蹊蹺嗎?”
“臣等不過是同在東林書院讀過書,什麼東林黨,你這是血口噴人!臣等從未結黨營私,請陛下明察!”一名東林的御史紅著臉說道。
“沒錯,臣等讀聖賢書,以輔佐聖君匡扶天下為己任,又豈會結黨營私?況且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即便臣等真有私交,那也是光明磊落,絕無半點私心!倒是你劉晴這般賣力地為邱閣老辯解,恐怕你才是真正結黨的那個吧?”另一個東林黨御史又道。
劉晴無視東林黨諸人的辯解,瞪著海亮罵道:
“你一個新科庶吉士,又是怎麼能知道邱大人給侄兒寫信一事的?你難道不是受人指使?你剛剛及第,不思報效君恩,反而為了官運亨通,去拜東林的碼頭,甘為東林黨同伐異,排除異己的馬前卒,你究竟是陛下的庶吉士,還是東林的庶吉士?”
劉晴罵完海亮後,又環顧了出列的東林諸人,最後眼神在錢謙益的臉上停留了一陣後,深呼吸一口,鏗鏘有力地道:“這朝堂,究竟是陛下的朝堂,還是東林黨的朝堂?”
劉晴實在是太猛了。
朝廷官員結黨營私,早已是公開的秘密,但還沒有哪一個人敢在聖上面前公然抨擊東林黨。一來是因為東林黨自詡君子,在朝野上下,聲譽極高,一直以清流自居。
正所謂君子群而不黨,小人黨而不群。
雖然是極致的雙標,但輿論工作做的好,還真就讓大多數人接受了。一說到結黨,一般人都會去罵閹黨,卻忘記了東林黨也是一丘之貉。
閹黨確實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但這並不代表反閹黨的東林就是什麼好人了。
二來除了極致的雙標,東林黨還擁有極致的口臭。
因為東林黨的成員確實大多都是飽學之輩,尤其在文學和理學上造詣極高,因此要和他們比咬文嚼字、比諷刺挖苦、比造謠中傷,那基本上沒有人是對手。
所以自從閹黨倒臺後,一直還真沒人敢惹這個佔據了道德制高點的龐然大物。
可誰曾想,一個剛剛及第的年輕人,哪怕是新科狀元,畢竟也只是一個毫無根基的官場新人,居然敢如此公開譏諷東林黨。這相當於是向所有的東林黨人下了戰書!
一時間,東林黨人紛紛摩拳擦掌,開始和劉晴舌戰,就連錢謙益都忍不住發話了。
“老夫為官數十載,第一次見到你這般無禮的後生,你如此汙衊我等,難道是閹黨餘孽嗎?”
“住口!皓首匹夫,我原以為你是三朝元老,在這朝堂之上,面對聖上和群臣,必有高論,沒想到卻說出如此粗鄙之言。”
“魏閹早在崇禎二年便已為陛下所誅,如今已是崇禎十八年,哪還有閹黨餘孽?你滿嘴黨同伐異,卻還自詡道德君子,不怕天下百姓生啖你肉嗎?安敢在此饒舌!”
“你!你!”錢謙益氣得說不出話來。
最終,在劉晴的攪局下,朱由檢下令,將邱瑜停職禁足,著令三法司會審,嚴查科舉舞弊一事。然後朱由檢便匆匆退朝,為了耳朵的清淨躲了起來。
經過這次事件,海亮得到了東林黨的信任,成為東林黨內的新晉紅人。
劉晴更是名噪一時,不僅楚黨對他感激不盡,其餘各個唯恐被東林黨排擠的派系也紛紛向他靠攏,漸漸形成了一個反東林集團。而劉晴雖然名義上不結黨,但儼然已經是反東林派系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