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對於葉楓來說可以說是穿越以來對他影響最大的一步經文了,葉楓能有今日心性,與每日誦讀道德經是脫不了關係的。

後面猴哥拜菩提學的卻是單純的神通法門,無道無佛,蟠桃、金丹、御酒雖好,增長修為雖快,但是心性其實是跟不上的,在葉楓看來,此後的猴哥心境尚不如今日之猴哥。

道德經可修身養性,如果以後猴哥能靜心誦讀,應該會有所得,畢竟是前世的崇拜偶像,葉楓遇不到也就罷了,如今既然上天讓他們遇到了,葉楓豈能不做些什麼。

而且葉楓當真是不覺得那佛門有什麼好的,要是猴子能憑一卷道德經入道,那也不失為一樁美事嘛。

一卷道德經,朝霞換夕陽。

葉楓睜開雙眼靜靜的等著猴哥醒來,沒過多久,猴哥也是從沉浸中醒來,此時再看猴哥,竟然是面有喜色,頗為知禮的對著葉楓又是一揖。

“道長講的經真好,我明日可還能來聽經?”

這是聽上癮了啊,其實不說其他,猴哥的好學態度絕對是不可否定的,猴哥來到這傲來國已經是時間不短,竟然能耐得住性子,學習人類的文化,不說別的,這稽首禮,哪隻猴子做的來,聽著猴哥說話,葉楓聞言自無不可,只要猴哥能耐住性子聽,他可不介意多講幾日。

其實這個階段的猴哥也是當真好學,其以後的行為習慣和說話方式,其實幾乎都是在這傲來國遊蕩所學,只是人間渾濁之氣太重,不良習氣猴哥也是沾染了不少。

請猴哥吃了飯將其送出觀門,卻是沒有留他住的意思,講經是講經,住店那可就是另外的價錢了。

第二日,猴哥早早來到清風觀裡,像極了早到學校的好學生,對此,葉楓自然是非常欣賞,還是道德經,只是經文雖是昨日經文,今日再聽卻是頗為不同,葉楓是宣講過後,心中感悟越深,猴哥卻是得天獨厚,靈智不凡,每到精彩之處,都有所悟。

當然這精彩之處,看似全看猴哥心情,有時起跳歡呼,有時翻滾捲毛,只是看到葉楓一本正經才似有所覺的停止這怪異動作,擔憂的眼神流露,小心的看看葉楓確實沒有怪罪,才是放下心來,繼續正襟危坐的聽講。

這般表現,葉楓也是心中暗笑,到底是猴子心性,不過這讓猴子高興的地方,葉楓也是暗暗記下,仔細體悟,卻也有所得,或許在某些方面,猴子的領悟確實是超過他的。

不是有句話嗎,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一卷道德經,講的卻是比昨日還慢,竟又是朝霞不再,夕陽已垂。

猴哥戀戀不捨的看著道觀,也許沒有他的猴子猴孫,他也想在這方天地誦經念道吧。

此後時日,猴哥每日都來聽葉楓講經,葉楓也不講別的,就是道德經,也不加自己的意思,全都是原版,到了後面,葉楓已經不需要用元神之力,猴哥也能坐穩聽經,顯然也是越來越聽進去了。

轉眼間就是七七四十九日之後,這一天,葉楓講經完畢,再次靜等猴哥醒來。

“道長,你是個有道行的,這經講的真好,我覺得我好像學會了很多東西,道長當真不會長生之法?”

在猴哥心裡,七七四十九日的聽經生涯,已經讓猴哥覺得這道德經博大精深,只是以這一卷道德經入道卻是沒有,不是與道無緣,而是其心不在道門。

葉楓暗道可惜,聞言後還是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你願意學這誦經打坐的法門嗎?貧道與你有緣,倒是可以教你。”

猴哥有些意動,但是終究還是搖了搖頭,“我那一山的猴子猴孫還在等著我學成長生之法教他們如何長生呢,誦經雖好,卻不能長生,不學也罷。”

葉楓點了點頭,這答案也是沒有意外,不過天下沒有不散之宴席,“既然如此,七七四十九日已過,我們緣分已盡,你卻是該離開了。”

聽到葉楓這話,猴子心裡大急,“道長可是怪我無禮?何故攆我離開,我願再隨道長聽經的。”

猴哥明顯還想再聽幾日,葉楓卻是堅決搖頭,道德經已經教給了猴哥,以後再有什麼造化都是他自己的,結些善緣就好,再超出這個期限,卻是不美。

那漫天的神佛終究不是擺設,不管這些神佛扮演的都是什麼角色,但是有一句話卻是沒有說錯的,猴子機緣太大,清風觀太小,只能是猴子暫居之地,卻不是猴子長留之所。

想想這四十九日的講經生涯,葉楓不免有些失神,不知自己當初的一念生到底是這猴子氣運影響, 還是自己前世的心性影響所致,亦或者二者都有?

不管是因為什麼,自己都有可能會因為這四十九日之事,進入佛門的眼中,不管葉楓如何瞧不上佛門,他都知道,佛門,他惹不起,穿越以來,深悟苟道的他,按說是不應該如此行事的,當真是鬼迷了心竅,不知何故何謂。

葉楓暗自笑笑,卻是罕見的沒有後悔,也許直到現在他都連自己的心性都不曾看清,修行修行,修心修心,終究是悟道路漫漫其修遠兮。

“莫要如此,經文自是極好,但也終究是要自己讀的,總不能讓貧道天天為你讀吧,這道德經你已經學會了,以後大可以自己研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