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每一個人的眼睛是明亮的。

內心是澎湃的。

動力是十足的。

哪怕賺的錢不多,但創業這事兒,就是這麼有魅力。

……

時間來到了週一,經濟學院開課。

憑藉課程優勢,孫振哥幾個早早的開始了配送。

一直到下下午三點,算是已經打了兩天無形商戰,但一直沒接招的陳最終於吭聲了。

五個人二百人的大群,都出現了一條統一的公告。

【一,即日起,小店轉為公益形式,配送人員更換為六名在校貧困生,店鋪進貨與賣出的差價,全部由配送的貧困生學生全額獲取,店內分文不取。】

【二,為了更好的服務同學們,商品種類將得到擴充,各類水果也可以送了哦!】

【三,在此感謝張雪梅輔導員的支援和幫助,感謝已經成為本店的六名配送成員的信任,也祝願大家的大學生活美好每一天。”

最後結語,沒有標四,而是用了一個破折號。

——願你也可以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

在寢室看著筆記本里QQ群裡的資訊。

錢德商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了孫振,油膩的臉上滿是不解。

孫振趕回來後,兩人看著公告裡的文字足足呆了有一分鐘的時間。

“德商,這是什麼意思...”

“他瘋了...”

錢德商的話沒錯,這兩天他們窮追猛打,陳最那頭一點動靜都沒,好不容易終於有了動靜,但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來了個同歸於盡,不是瘋了是什麼?

公益性質,幫助貧困生,不賺一分錢,全部讓利...

這些舉動,會對206的小賣店造成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即便有人想在他們這裡買點東西,也會揹負著巨大的道德壓力,要麼就不買了,要麼就在陳最的小賣店裡買,畢竟在陳最的小賣店買貨,會有一種附加價值——道德上的高尚感。

誰會拒絕本來就有需求,隨手買一盒泡麵,就能證明自己是個善良的人的誘惑呢。

堪稱商場上的道德綁架...

而這種綁架,還會造成,他們的小賣店繼續幹下去,沒有什麼好的說辭,單純為了利潤的話,不僅生意會非常慘淡,還會讓同學們在背後指指點點,就是他們,和貧困生們競爭賺錢...

這一瞬兩人都明白,他們已經陷入兩難的困境,要麼跟上競爭對手的腳步,也招貧困生做配送,讓人性的光芒照耀校園...但不賺錢圖什麼?

要麼就直接黃攤子,可是積壓的貨...

孫振和錢德商對視一眼,有點絕望,但更多的是不理解。

因為如此一來,陳最也賺不到錢啊...

陳最這樣的舉動,就好比,兩個水平差不多的人比武。

兩人在擂臺上本應該一招一式的過招,最後拼體力,耐力,意志力..

但其中有一個不願意比這些,看著對手比比劃劃了半天,人家二話沒說,就把擂臺拆了,告訴主辦方比賽不能舉辦了,關鍵這些還真讓他做到了,比賽不辦了,擂臺搭不起來了,這尼瑪不流氓嗎...

後來本山大叔也有一句名言:“別總說大環境不好,賺錢實在太難了,怎麼你走到哪裡,哪裡的大環境就不好,你是破壞大環境的人嗎?”

這句話如果套到這裡。

陳最..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