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間本就不大,坐滿人後略顯擁擠。

更加擁擠的是人們的臉頰,尤其三姨和四姨兩家,從老到少的五官似乎都要擠在了一起。

客套寒暄過後,小姨一家也和大姨家打了個招呼,然後是陳最這一家,雙方都不是太熱情,又或許這才正常,只是三姨四姨家太過熱情。

服務員適時的走了進來,在一家之主大姨夫的主持下,點了一個六六六的套餐。

這年頭,這個價位的一桌席在松城不算便宜,但也不算很貴,屬於中等水平。

等餐的間隙,一家人理所當然的聊了起來。

聊工作。

聊近況。

當然,最重要的是聊孩子。

四姨夫這時一拍自家兒子,上火道:“小智啊,上學不太行,估計上大學是沒啥希望了,頂多上箇中專。”

說到這話鋒一轉:“不像姐夫你家秋怡,這上了大學就是大學生了,以後肯定比咱出息。”

單聽這話,其實很是尋常。

但在座的並不止羅秋怡一個即將上大學的大學生。

更重要是,另一個大學生陳最雖然上的也不是特別好的學校,但好歹是二本。

而羅秋怡上了一個三本大學,還是差了幾分,最後花了大幾萬託了關係。

桌上的人當然都知道這些。

於是小姨不自覺的一撇嘴,看了一眼陳最。

這一幕被羅秋怡看在了眼內,這一家子的孩子其實學習都不咋樣,羅秋怡還算這一代學習好的,不成想陳最個差生居然在最後一年逆襲,差點夠上一本。

要是家裡關係硬,再有點錢,沒準還真能送進去。

十八歲又正是爭強好勝的時候,再加上羅秋怡受家庭耳濡目染,小姨這一眼就足夠激發出她的勝負欲。

於是,羅秋怡放下了手中的杯子,看向陳最:“四姨夫,可別這麼說,陳最不也要上大學了嗎,而且還是二本,比我好。”

四姨夫聞言略顯尷尬,補了一句:“都有出息。”

陳最對此並沒什麼表示,也看得出四姨夫的敷衍,只是看著周圍的目光,怎麼一下子滿桌的人都看向了自己?

還沒等他適應過來,羅秋怡就又問道:“陳最,出夜市出的怎麼樣啊?”

此言一出,目光變得更加聚焦。

小姨先看向陳最:“你出夜市去了,那咋不和小姨說,小姨去給你捧捧場啊。”

小姨夫坐在一旁,對陳最一笑,態度溫和。

陳最:“就小生意,小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