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英雄的初鳴(1)(第2/2頁)
章節報錯
“好,請轉告公孫將軍,待公孫將軍來後我們即刻隨大軍起程。”劉備看了下信箋,對傳令信使道。
“好,那在下告辭了。”
張飛看著傳令信使走遠,便問道,“大哥,是不是又要打仗了?”
劉備點頭,“是啊,而且還是要打一個大仗。”
“和誰打?”張飛又問。
劉備把信箋遞給關羽,道,“和董卓老賊打。這董卓老賤弒君害民,早就應該把他除掉,這下好了,曹操聯合各路英雄前去討伐,定會讓那董卓老賊死無葬身之地!”
張飛道,“當初在潁川若不是大哥阻攔,定將那董賊殺了,也免得他禍害這麼多人。”
劉備道,“那時他是朝庭命官,所以殺不得,現在董賊弒君害民,人人得而誅之!”
張飛攥了攥拳頭狠狠地道,“這回去京師,我定要將他一矛刺死!”
半月之後,劉備兄弟三人跟隨公孫瓚的大軍浩浩蕩蕩地來到河南省東郡。
曹操親自出營門迎接。曹操對劉備的印象還是非常好的,這不僅是劉備有兩位武功蓋世的好兄弟,更重要的是劉備以一賣草鞋的出身竟也能拉起一支軍隊來,在曹操看來這非常了得,是個人物。曹操在和劉備於曲陽殲滅黃巾軍後兩人分手已有幾年,曹操有時候還很掛念他,今日一見,曹操便快步迎了上去,對劉備深施一禮,道,“劉將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了,劉將軍,帳內請。”劉備還禮道,“為國除奸何談辛苦,曹將軍客氣了,曹將軍請。”
兩個人走進曹操的大帳,分賓主落坐,關羽、張飛按劍立在劉備的身後。曹操道,“劉將軍,我們曲陽一別已有數載,想不到今日我們又在陳留相見,我們真是緣份非淺啊。”劉備道,“昔日我們共同抗擊過敵人,今日我們又要並肩作戰,我劉玄德能與曹將軍一起並肩作戰真是人生之大幸也。”曹操笑道,“董卓禍國殃民,欺君罔上,我們當齊心協力,共同剷除此逆賊。”劉備點頭,“然也,我當與曹將軍竭力奮戰,為國除奸。”“好,劉將軍,你先去安營紮寨,晚上我們再敘。”“好,那我就先告辭了。”劉備辭別曹操安營紮寨去了。
又過了兩日,孫堅率大軍趕到陳留,但見陳留酸棗這一小小的地方已彙集了十幾路兵馬,各色的旗幟迎風招展,人歡馬叫,至中午時分,眾諸侯都全部到位,各自安營下寨,共計十八路兵馬。
哪十八路?
第一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路,冀州刺史韓馥。第三路,北平公孫瓚。第四路,渤海太守袁紹。第五路,北海太守孔融。第六路,西涼太守馬騰。第七路,上黨太守張揚。第八路,濟北相鮑信。第九路,袞州刺史劉岱。第十路,河內太守王匡。第十一路,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二路,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三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四路,山陽太守袁遺。第十五路,豫州刺史孔伷。第十六路,陳留太守張邈。第十七路,東郡太守喬瑁,第十八路,曹操曹孟德,共計十八路兵馬,總兵力二十餘萬。
曹操令人殺牛宰馬,大會諸侯,於酒席間商議進軍之策。
河內太守王匡道,“今各路英雄齊聚一堂共討國賊,我們應推立一位做元帥,統一指揮和調遣,這樣才能形成一股力量。”
曹操環視了一下眾諸侯,道,“袁本初乃四世三公,漢名相之後,門吏眾多,德高望眾,我建議讓袁本初來做這個元帥,如何?”
袁紹起身道,“不可不可,我才疏學淺,不勝大任,另選他人吧。”
“非本初不可。”眾將齊議。袁紹推辭不下,這才應諾。
十八路群雄短暫的聚會商議之後各回本隊,只有袁紹留了下來要和曹操好好聊一聊。袁紹和曹操那可是鐵哥們,從小的玩伴,又都在京師任過職,同為西園八校尉之一,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倆有共同語言,自從兩人和董卓弄翻臉後先後都離開了洛陽已有近一年的時間,今日在陳留一見,兩人都感非常親熱。
曹操和袁紹並肩到野處去走走,一邊談著話,袁紹望著蒼天不覺感慨,他們從小的玩伴一轉眼都已長成為錚錚壯年,曹操這個從小就有救國之志的人今天有兵有將,也真正擁有了施展報負的能力,想到這,袁紹不由感慨地道,“孟德,記得你從小就有報國之志,今天你有兵有將,蒼鷹憑天飛、蛟龍入海遊,你可以施展你的才華了!”
曹操道,“你也一樣,本初,你我從小就志氣相同,現在我們都已成人,我們都要努力,努力搏出一片天地。”
袁紹道,“然也,我們當共同努力,將董卓這個逆賊剷除掉!”
曹操點頭道,“我相信,此次我們聯合這十八路諸侯一定能戰勝董卓,不過有一點,我們必須要精誠團結,否則人馬再多也是一盤散沙,如果此次剿董不勝,那我們以後就沒有力量去和董卓交戰了。”袁紹點頭道,“孟德所言極是,我們當團結一心才能戰勝董卓,明日誓師大會上我當闡明這一點。”
兩人走上一塊高坡,此時夕陽漸落,西方的天邊晚霞如血,籠罩著墨黑的天際。袁紹望著晚霞似有所感悟,問曹操道,“孟德啊,如果我們此次岀師不勝,你有何打算?”其實曹操早已想到了這一點,他望著袁紹反問道,“本初有何打算?”袁紹道,“如果此次失利,我將回到冀州,我南有黃河作為天險,向北可擁有燕、代之地,然後再聯絡烏桓及匈奴各部,積蓄力量坐觀天下之勢,可隨時越過黃河以爭天下,孟德你又作何打算?“
曹操淡然一笑,道,“我可沒有你這廣袤的領地,我現在可以說是沒有一塊根據地,不過我以德處事天下,招攬人才,廣佈賢德,這樣也總會有機會擺脫各種危機。”袁紹笑道,“孟德老弟從小就是撞將,敢於拼搏,這讓袁某佩服啊!”兩人又談了一會,至天黑才各自回營。
次日,聯軍築高臺三層,遍插五色旗幟,臺上設一長案,上面擺著兵符將印,眾將恭請袁紹上臺,袁紹整理衣甲,佩戴寶劍,慨然而上,焚香拜道:“董卓奸賊,弒君戳後,殘害忠臣,致使君非君、臣非臣,殘殺百姓,為天地所不忍,今我等糾合義兵,共謀討賊,匡扶社稷,以正漢統,凡我應同心協力,共討董賊,皇天厚土,祖宗神靈,可為鑑之!”
言罷,袁紹插香再拜。眾路英雄皆歃血至酒中,高舉敬天之後一飲而盡,共同祭拜,一時間,渧泣之聲四起,其情甚是悲壯。
曹操道,“我們既已推選元帥,就應聽從元帥號令,團結一心,共同抗敵,不得以強弱計較高低。”
袁紹道,“孟德所言極是,此次我們十八路諸侯聚義,必須要團結一心,擰成一股繩,我們才有希望戰勝董卓,我袁某承眾位舉薦,必當主持公義,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嚴明軍紀,勿得違犯!”
“是!”褚將同聲應道。
袁紹又道,“從今日起,糧草由我弟袁術總督,應付各營,勿得欠缺。明日早開戰飯,殺向汜水關!請問諸位將軍,誰敢為先鋒?”
帳下鐵甲聲響轉出一員大將抱拳高聲道,“元帥,孫堅不才,願為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