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赤壁之戰(2)(第2/3頁)
章節報錯
“就為這事?”“是,僅此事。”
“好了,我心領了,你且下去吧。”曹操冷冷地道。
“丞相,要不要安排張松食宿?”楊修問。
“你看著辦吧。”“是。”楊修將張松領到一大帳內,教人上了酒菜,張松也不客氣,獨自飲起酒來。楊修坐在他身邊,看著他吃完,張松拍了拍手,抹了一下嘴,站起來要走。
“子喬要去哪裡?”楊修問。
“我回家啊,事辦完了,我在此還有何用?”
楊修道,“怎麼剛來就走呢,你莫急,在這小住兩天。”
其實楊修早聽聞張松的大名,聽說他非常伶俐,有過目不忘之才,今見了張松,便想和他聊一聊。
而張松此來的目的,也不只是來代表劉璋向曹操表示祝賀,他還有他的打算。張松見劉璋也不是成大事的主,便想投靠曹操,於是在來曹營之前偷偷地把益州整個的地形圖及各要塞守軍的兵力部署情況都畫在了一塊帛布之上,想借拜見曹操的時候把地圖獻給曹操,以求在曹操手下圖個一官半職,卻不想和曹操一見面,曹操對他竟這麼冷淡,張松便心恢意冷了。
張松回到營帳內,本想收拾下東西立即走,卻不想楊修來了,楊修知道張松有才學,想挽留楊修在大營內多住幾日,以便向曹操推薦,張松卻道,“常聞你家曹丞相愛賢如渴,敬賢如賓,今日一見,名不附實啊!”
楊修道,“子喬兄見諒,丞相今日心情不太好,見諒,見諒。”
“我怎敢有怪意呢,我仰慕都來不及呢。”
楊修知道張松有過目不忘的才能,想試探一下,便取過來一冊曹操編著的兵書,遞給張松看,“子喬兄,這是曹丞相新編著的兵書,您看一下如何。”
張松接過來翻看了一遍,將它扔到案几上,嗤笑道,“這種兵書古人早有記載,並非曹丞相首創,我倒著背就能背出來,何謂新書。”
“子喬果真能倒背?"
“這還有假,來,我背與你聽。”說罷,張松便倒背起那本兵書來,果然一字不差,楊修大驚。
楊修來見曹操,將曹操所著兵書遞給曹操對曹操說,“我聽說張松此人記憶為非常強,有意試探,將丞相所寫的兵書給他看,他竟倒背如流,一字不差,並說此書古人早有記錄,並非丞相首創。”
曹操眉頭一擰,自言道,“難道古人的兵法和我的兵法是英雄所見略同才這麼巧合相似?哼,豈有此理。”說罷,便將書冊扔進火爐之中。
“丞相怎麼把它燒了?”
“留之何用?有人竟倒背如流。”
“丞相,我見張松此人學問頗深,丞相不如將他留在手下任用。”
“哼,他只會過目不忘耳,別的還會有何本事?不用,你回去告訴張松,讓他轉告劉季玉,不要做第二個袁紹。”
楊修回覆張松,張松很是生氣,只待了一天,次日便往益州返回。
張松作為劉璋的使者此次來拜見曹操原本是想讓曹操去攻取益州來搏得曹操的賞識以求的官職,卻不料受到曹操的冷待,張松大失所望,張松走了一程暗道自己此來不能空來一趟啊,於是他就想起了劉備,便決定到劉備那裡去探探情況,於是他就過長江來到劉備的大營,使人向劉備通報。劉備正在和孔明商議軍情,聽聞益州牧劉璋手下別駕從事張松來訪,劉備大喜,與孔明出一起到寨門口迎接。
孔明曾在隆中對時就建議劉備謀取益州以北圖中原成就大業,劉備自此對益州就有了很深的印象,今見張松來訪自然是十分高興。
劉備迎出寨門口,就見張松正倒揹著手在營寨門口踱步,劉備忙上前拱手施禮道,“敢問閣下可是張松張子喬?”
張松還禮道,“正是,請問您是……”
“在下劉備劉玄德。”
張松又慌忙施禮道,“原來是劉皇叔,子喬有勞劉皇叔遠迎,實在惶恐至極。”
“子喬兄客氣了,請。”劉備道。
孔明又與張松見禮,三個人並排走進營寨,走進大帳。
劉備就營中設宴款待張松,讓關羽、張飛、趙雲陪坐。
張松見關、張、趙三將威風凜凜,又見劉備這麼熱情款待自己,十分感動,道,“常聽聞劉皇叔四處征戰不屈於豪強雄霸,今日一見,皇叔果然是不虛此名,實在讓人敬佩。”
劉備笑道,“大丈夫生在世上就得匡扶正義、除暴安良,怎可苟且偷生。”
張松感嘆道,“皇叔確實是一個有抱負之人,我主劉季玉確實無法相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