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銅雀臺(1)(第2/4頁)
章節報錯
夜裡,他做了一個夢,次日黎明他便把荀攸找來。
“荀攸啊,我昨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道金光從城南漳水邊上飛昇入天,你說說看這是何徵兆?”
荀攸道,“有金光由地而升飛起定是吉兆,主公可令人前去掘之,看看有何寶物?”
於是曹操便率領百官出南門來到漳水以北的空曠地帶,令兵士四處挖掘檢視。
不久,兵士間譁然,有兵士從地下挖到銅雀一隻,獻於曹操,曹操大喜,雙手捧著左右看著問荀攸道,“荀攸啊,此地挖出銅雀是何寓意?”
荀攸道,“主公,昔日舜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舜,今主公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
曹操思量一番,喜道,“我要在這個地方建築高臺,名曰銅雀臺,以彰顯將士們平定四海之功,眾位以為如何?”
“主公英明,請主公決斷。”眾將齊聲回道。
“好,自今年起,我要在這塊寶地上修建銅雀臺,建完之後,邀眾將上臺賀功。”
自此,曹操開始撥鉅款修建銅雀臺,動用周邊群眾十幾萬人,聲勢浩大。
這一天,曹操又將荀攸找來,對荀攸道,“荀攸啊,我想待銅雀臺建成之後將天下的文人墨客都請到臺上呤詩作賦,歌功頌德,你說說,到時都邀請誰為好啊?”
荀攸想了想,道,“現在比較出名的文人有孔融、陳琳、荊襄的王粲、北海郡的徐幹、陳留阮瑀、還有應瑒、劉楨,他們幾個人可以說是當朝的知名文人了。”
“孔融此人桀驁自大,他就不要邀請了。”曹操道。
荀攸目光一亮,“主公,還有一人,文可比屈原,才華出眾,是一個女流之輩,只可惜她不在中原。”
“哦,你說的可是蔡文姬?”
“正是。”
“主公,我聽說蔡文姬不但文好,而且十分美麗,還會音樂,如果到時她能來到臺上賦詞是再好不過了。”張遼插嘴道。
“要美麗還得說是江南二喬,正值芳齡,到時她們若來臺上舞上一舞那豈不更妙!”曹洪道。
“不得亂講。”曹操瞅了他一眼,“江南沃土我勢必取之。”
曹操思慮了會,對荀攸道,“蔡文姬被南匈奴王擄去為妻已有十幾年了,她在外飽受和親人的離別之苦,蔡邕在世時我去他家每每談起蔡文姬都老淚縱橫,是該讓蔡文姬回來的時候了,明日我就遣一使者持重金去南匈奴王那兒贖回蔡文姬,以了蔡邕生前願望。”
“主公聖明。”荀攸道。
次日,曹操便派遣路粹為使者持重金來到太原故茲氏縣,見著南匈奴王右賢王劉豹。
劉豹的祖上匈奴單于因漢皇帝賜劉姓公主為妻,故匈奴王后代都改姓劉,劉豹的父親是匈奴大單于於扶羅,於扶羅死後由於扶羅的弟弟呼廚泉繼承了單于位,因劉豹掌管山西一帶匈奴部,故被封為右賢王,劉豹弟劉去卑掌管河內以北祁縣一帶匈奴部,故被封為左賢王。
左賢王劉去卑在獻帝東歸洛陽時曾率軍隊前去護過駕,與曹操有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去卑很是敬畏曹操,劉豹雖沒和曹操接觸過,但對曹操也是十分了解。
劉豹明白,現曹操滅袁紹、平烏桓威震天下,又有哪個諸侯能與之相抗衡?
來使送上重禮後說明來意,劉豹猶豫了。
曹操要接回蔡文姬,蔡文姬可是自己的妻子啊,蔡文姬雖然是自己搶來的,可在這草原之上和自己生活了已經有十幾年了,而且還有了兩個孩子,劉豹實不心甘。
劉豹道,“文姬在我處已生活了十二年有餘,而且還育有二子,此時你們要把文姬接回,這樣會使他們母子分別,恐文姬不情願啊。”
使者道,“我們此來曹公有言在先,讓我們務必將文姬接回中原,況且,你看曹公給你了這麼多銀兩,用這些銀兩你什麼樣的妻子買不到呢?”
劉豹沉默了會,道,“煩請二位暫先住下,我去和文姬商量一下。”
“好,那我們就等你的好訊息了,我們就先告辭了。”
送走了使者,劉豹剛要去內室喚文姬,文姬從內室領著兩個孩子走了出來。
剛才蔡文姬就在隔壁偷聽他們的談話,聽罷,蔡文姬心情沉重起來。
雖然自己是被擄來的,並不心甘,可在這關外草原上一住就是十幾年,和右賢王劉豹也有了感情,現在孩子都八九歲了,她如何能撇下孩子獨回中原呢?
“夫人……”
“你不要說了,我什麼都聽見了……”蔡文姬流下淚來。
“夫人,這可怎麼辦呢?”
對於突而來的這種情況,蔡文姬也感到十分為難,不從命吧,恐惹怒曹操,雖然自己對曹操很有好感,在洛陽時曹操也多次到過她的家,和她父親蔡邕有過交情,可現在自己畢竟已有兩個孩子了,如果離去,孩子怎麼辦?
蔡文姬只是流著淚,不說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