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曹操平定冀州(6)(第2/5頁)
章節報錯
“好,那我就成全你,來人,拉下去,斬首。”
審配道,“我主在北,不可面南而死。”
於是審配面北引頸受戳。
曹操憐其忠勇,將他葬在城北。
有兵士押著陳琳而至,許攸道,“曹公,此賊助袁紹寫討伐榜文,實在可惡,可斬首。”
曹操道,“陳琳乃廣陵名士,文筆俱佳,不可殺,來人,給我鬆綁。”
兵士解了陳琳的綁繩,陳琳上前行禮,“謝曹公不殺之恩。”
“陳琳啊,你為何在檄文上罵的我這麼難聽啊?把我祖宗三代都罵了,為何啊?”
陳琳道,“當時我為袁紹主簿,當為效力。”
“哈哈哈,好!盡忠效力乃忠臣之為也,你今後就做我的祭酒吧。”
“謝曹公。”
曹操望了望鄴城的天空,遼闊高遠,悠悠白雲似乎似乎是來祝賀曹操的勝利,曹操滿臉的喜悅。
許攸也頗為自得,對曹操道,“阿滿,當初若不是我,你能進的了這鄴城嗎?”
許褚大怒,“大膽!”
曹操止住許褚,笑道,“我這是佔有天時、地利、人和也,哈哈哈哈。”
“主公,冀州名士崔琰現還關在獄中,要不要放了?”辛毗道。
“哦,崔琰?”
“正是,”辛毗道,“在袁紹發動官渡之戰之前,崔琰曾力諫袁紹不要出兵,袁紹沒聽,在袁紹死後,袁譚、袁尚都想任用崔琰,而都被崔琰拒絕,袁尚惱怒,把他押入大獄。”
“哦,崔琰耿直明智我早有耳聞,放了,我要重用。”曹操道。
辛毗轉身剛要走,曹操又將他叫住了,“佐治等一下,你再傳信給袁氏一族,要他們安心在鄴城生活,他們生活所需皆為朝庭供給,任何人等,不得欺壓、騷擾他們。”
“主公英明!我這就去傳。”辛毗拱手道。
曹操又令人四處張帖安民榜文,鄴城的人民漸漸地便恢復了往日的生活。
幾天後,曹操率領眾百官來到袁紹的墳墓,為袁紹燒香祭拜。
曹操於袁紹墓前持香與眾官三拜已畢,將香插於墓前,香菸嫋嫋漂於空中。
曹操望著高高的大墓,二年之前還與自己爭雄的袁紹現已化為一堆黃土,悠悠歲月,英雄已成往昔,曹操心中不由升起無限的感慨與惋惜,鼻子酸澀,流下淚來。
曹操對百官道,“想當初我與袁紹共舉義兵討伐董卓時,袁紹曾問我道,如果討伐董卓失敗該怎麼辦?我問袁紹,那你該怎麼辦?袁紹道,我據有河北,北阻燕代,兼沙漠之眾,向南過黃河可以一爭天下,孟德意為如何?我回道,我廣徵天下賢士,以德服人,以道討逆,可無堅不推,說這段話間已過去了十多年,可如同是昨天一樣,而如今本初已喪,想想便心生悲傷也!”
眾官皆嘆息。
祭拜已畢,曹操引眾官回到鄴城,眾將請令前去追剿袁尚、袁熙,曹操卻不急,他見鄴城城高牆厚,袁紹以鄴城為治所在這鄴城治理了一二十年,其規模與繁華都要勝過許都,鄴城城堅,自己率十幾萬大軍圍困鄴城一年,用盡所有辦法都無法攻克鄴城,此次若不是審榮反水開啟城門,曹操也不知還要用多長時間攻下鄴城,這足可見鄴城之堅固!所以,曹操便想著將家業遷至鄴城,於是便在鄴城府衙內大擺宴席宴請眾將士,席問,曹操便道,“諸位,這鄴城袁紹經營了近二十年,我們攻打了一年之久才得以攻下,我想把鄴城作為我軍的首府,並將許都朝中的各級官署都遷至鄴城,許都只留下皇帝及少數的官員,你們意下如何?”
眾將士相互看了看,這是好事啊,便都道,“主公英明,熟聽尊便。”
“好,那我們就這麼定了,荀攸聽令。”
“在。”荀攸起身道。
“荀攸,我派你明日趕回許都,將各位將士的家眷及我的家眷都搬來,朝庭之中除留下荀彧、華歆、郗慮、孔融等少數官員各任其職外,其餘官員都遷至鄴城來任職,還有,我要表奏皇上,退回我兗州牧職務升為冀州牧兼大將軍,要皇上派侍中郗慮持節來拜封我。”
“是。”荀攸領令。
“好!今後這鄴城就是我們的大本營了,來,諸位,今天我就一醉方休喝個痛快,來,喝!”
宴後,眾將士皆大醉而歸。
許攸也喝的大醉,他踉踉蹌蹌地往回走著,忽然發現許褚走在他面前,便疾步上前,一把便抓住了許褚的胳膊,“許褚,許褚……”
許褚本來就十分討厭許攸,甩開了他,怒目道,“你要做什麼!”
許攸指點著許褚笑道,“許褚,你武功蓋世,你武功蓋世又有何用,若不是我許攸獻計燒了烏巢糧草,你們能打的贏袁紹?可見,你們這些武夫只是匹夫之勇罷了,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