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劉備投荊州(3)(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備駐進新野,翻閱新野帳冊,才知道新野人口有數萬之眾,只是國庫空虛,也沒一點存糧,這其實就是一座空城,不用去問,這是曹軍在撤走時把新野縣城裡所有能拿的動的東西都帶走了。
劉備惘然若失,騎馬與關張來到新野城外的田地間。
時值春天,田野裡大多數都荒廢著,乾枯的荒草之間有了一點綠色。
春風徐徐,吹動著荒草,吹動著劉備頦下三縷鬍鬚。劉備長長地嘆了口氣,新野縣到處都是百廢待興,田野荒蕪,現在如果沒有劉表的供給,這吃飯都是個問題,更不用說養軍擴軍了。
“大哥,我們屯駐新野縣還想著向老百姓納稅賦,你看看這田野,都荒廢了,老百姓還拿什麼東西給我們。”關羽道。
見劉備不說話,張飛便道,“看看這窮山僻壤,還不如我們在襄陽城外住帳蓬舒服呢,那兒離襄陽近,還可以進城裡買點東西,這可好,縣城裡空空蕩蕩,縣城外一片荒蕪,這裡可真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唉!”
“走,我們去前面看看。”劉備道。
“有什麼好看的,到外都是荒草。”張飛道。
劉備也不說話,打馬往前跑去。
在城外轉了半天,兄弟三人回到縣城,關、張二兄弟有說有笑,這次出遊兄弟倆雖沒見什麼好看的景緻,但兄弟倆在荒野間騎馬比了個賽,還是關羽的赤兔馬要快一些,張飛不得不服。
而劉備心情卻跌落到了底點,一個人默默地回到衙署,坐在書案後面發呆。
此時,一個衛兵跑了進來稟報:“報,將軍,一個自稱是徐庶的人在門外求見。”
劉備心頭一動,即刻起身迎了出去。徐庶,他在司馬徽那裡聽到過這個人的名字,是司馬徽的學生,人才啊,人才來了。
劉備迎出門外,但見門口站著一位二十多歲的青年人,身著一身青色布衣,頭戴巧士發冠,頦下三縷鬍鬚,腰間配劍,身體稍瘦,目光明銳。
“在下徐庶徐元直,請問閣下是……”
“卑人劉備。”劉備衝徐庶深施一禮,“徐先生光臨有失遠迎,失敬,失敬。”
徐庶還了一禮,道,“原來是劉皇叔,久仰,久仰。”
劉備將徐庶請到裡面,命人上茶,請徐庶坐下。
劉備道,“前幾日我還去拜望過你的恩師司馬徽先生,老先生提到過你的名字,我這才知道先生有治國安邦之才。”
徐庶一笑,道,“哪裡哪裡,徐庶久聞劉皇叔的大名,得知劉皇叔兵屯新野,我這才從家中趕來。”
劉備道,“徐先生辛苦了。”
徐庶道,“不知將軍到新野縣有何打算?”
劉備嘆了一口氣,道,“新野縣田野荒蕪、百廢待興,我剛剛來到,還真不知道該如何治理新野,還望先生賜教。”
徐庶一笑,道,“將軍可聽說過曹操許城屯田之事?”
“有所耳聞。”
徐庶道,“曹操新到許城時也是如現在新野一般,田地荒蕪、百廢待興,可曹操實行屯田制,讓兵士耕田,把糧食賒給老百姓作種子,無償地給老百姓提供耕牛幫老百姓耕種土地,又實行減稅政策,這樣鼓勵老百姓種地,不出一年,許城周圍的土地全都種上了莊稼,老百姓豐衣足食了,曹操也有了稅收,我想,如果將軍利用這個辦法,不出兩年,新野便有新的變化。”
劉備簡直聽呆了,徐庶一番話簡直如撥雲霧啊,劉備一下看到了晴空。
劉備忙起身衝徐庶深施一禮,道,“先生一番話如雲開日出使我頓開茅塞,還望先生留在營中為我指導。”
“好,將軍既然不棄用我,我當效犬馬之勞。”
劉備大喜,即令擺下酒菜,招待徐庶。
席宴間,徐庶又向劉備闡述了當前的天下形勢,建議劉備在當前曹操精心都集中在冀州的情況下積蓄力量,發展壯大。
劉備均一一採納。
在徐庶的指導下,劉備命令士兵開墾荒地,除軍隊進行耕種之外,還要幫助農民們耕種,訊息一傳來,到外逃荒的農民都回來了,開荒種地,不出兩個月,田地荒蕪的景象一消而散,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綠色的田園,不只劉備看著歡心,全軍上下和全新野的老百姓也都歡天喜地。
半年過後,糧食豐收,新野的老百姓便編了一首歌謠,歌謠曰:新野牧,劉皇叔,自到此,民豐足。
歌謠傳遍新野周圍郡縣,傳到蔡瑁的耳朵裡,蔡瑁大驚,忙找來蒯越到蔡夫人那兒商議。
蔡瑁道,“劉備在新野屯田,廣收民心,實力壯大,這將來就是我們的一大威脅啊!我們得想辦法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