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將他首級營外號令!”

程普出去之後張昭諫道,“主公,常聽聞許貢門客數百,許貢待其門客甚好,可令捉拿其門客,以防不測。”

“準。”於是孫策又下令捉拿許貢門客,盡皆下獄,唯獨逃過幾人。

孫策誅殺了許貢之後便商討攻打劉勳,張昭道,“劉勳兵力強盛,不易強攻,應智取。”

孫策道,“我已有主張,可派一能言善辯之士攜帶金銀珠寶前去廬江,就說我欲資助劉勳前去攻打豫章郡的上繚,讓劉勳出兵,只要劉勳去攻打上繚,那我們就可乘虛奪取廬江。誰可前往廬江去遊說劉勳?”

功曹虞翻出列道,“主公,虞翻不才,願出使廬江。”

孫策喜道,“好,仲翔此去定能成功!”

於是虞翻帶著十幾名隨同用馬匹馱著幾大箱金銀珠寶便離開丹陽,奔廬江去了。

等到了廬江,使人通報劉勳,劉勳知道江東孫策英雄蓋世、以己之力蕩平江東,又素聞虞翻能言善辯、文武兼備,他為了顯示一下自己的威武,便令文臣武將都彙集於庭堂之上,又令六百鐵甲兵於殿前走道兩側排列,佈下刀林陣,專等虞翻到來。

虞翻等人被傳進見。當虞翻走進州府的大門後,就見眼前一片刀光之影,虞翻毫不畏懼,昂首挺胸,面部衝著兩邊架起的刀刃而去,後面十幾名隨同抬著幾箱金銀珠寶隨後跟進。

兩邊的兵士怕傷著虞翻,急忙將刀撤起,虞翻等人走過了刀林陣,直到殿內大堂。

虞翻令隨從將那幾箱金銀珠寶放下,掃了一眼大堂內劉勳的文臣武將,突然大笑起來。

劉勳道,“虞翻,你因何發笑?”

虞翻道,“我不過是江東孫策的一個功曹,今天我來看看您又是布刀林陣又是文武齊匯如臨大敵一般,倒是抬舉我了,哈哈哈哈。”

劉勳感到臉面發熱,便令撤掉刀林陣,給虞翻賜坐,道,“先生此來可有何事?”

虞翻令隨從開啟箱蓋,滿箱內盡是金銀及珠光寶器,兩旁的文臣武將頓時看傻了眼,劉勳也不覺站起身來,身子幾乎要探過書案去看那些財物。

劉勳心中竊喜,上繚物產豐富,他本來就垂涎三尺想去攻取,不想孫策給自己送來這麼多金銀珠寶資助自己去攻取上繚,這真是天上掉陷餅的事啊!可轉念一想,孫策並不是那種愚蠢之人,他怎麼可能無緣無故地送自己財寶呢?

劉勳狐疑地看著虞翻,“你主為何要送我這麼多財寶?”

虞翻從懷中取出孫策的書信,呈於劉勳,劉勳開啟看罷,臉色卻平靜起來,“原來孫策是讓我出兵去攻取上繚、海昏二地,可上繚、海昏物產極為豐富是塊肥肉,孫策為何不獨自去攻取呢?”

虞翻道,“劉將軍,自從朝庭任華歆為豫章太守後,華歆便令上繚的軍隊經常地去侵擾我江東,我江東駐軍多在丹陽,且兵力薄弱,又離上繚又遠,不宜遠征,故深受其害。現在我主孫策主要的攻擊目標是江夏的黃祖,黃祖因與我主公有殺父之仇,所以,我主孫策決定前去征討黃祖為父報仇,故而才請求劉將軍出兵去攻打上繚、海昏,以緩解上繚敵兵對我方的壓力。”

劉勳點頭,道,“如此說來華歆固然可惡,待我去為孫策征討之!”

虞翻拱手謝道,“我代我主公多謝劉將軍,劉將軍若攻下上繚,我主公還會有禮物相送。”

劉勳喜道,“好!虞翻,你回去告訴孫策,我定當為孫策出這口惡氣,來人,送虞翻去驛館歇息。”

虞翻等人走後,左右文武齊齊地向劉勳祝賀,“恭喜主公,賀喜主公,今我們得了孫策的資助前去攻打上繚,又結交了孫策,真是一舉兩得啊!”

劉勳笑道,“即是孫策不來資助我去攻打上繚,我也要起兵去攻打上繚,前些日我們向華歆借糧他非但不借還羞辱我,今天,我定要拿下上繚,以解我心頭之恨!”

劉勳見眾將都表示祝賀,唯獨見主簿劉曄悶悶不樂,便問,“子揚何故憂傷?”

劉曄足智多謀,在江南一帶是很有名氣的,他曾設計在家斬殺過楊州強盜鄭寶,並獨自去鄭寶的營寨,片言兩語便收降了鄭寶幾千人的兵馬,鄭寶的這些部曲認為劉曄很有才幹,便推舉劉曄為首領,劉曄因自己是漢室宗親不想擁兵,便把鄭寶的這些人馬都委託給了廬江太守劉勳。

劉勳便拜劉曄為主薄,劉勳知道劉曄的才能,在劉曄任主薄的這幾年內,劉勳所有的謀略最後都要徵詢劉曄的建議才做決定。

今見劉曄不悅,劉勳便主動去問。

劉曄道,“上繚雖小,可城堅池深,易守難攻,恐怕一時攻不下來,倘若這樣,我們的大本營皖城則處於空虛狀態,假如此時孫策來襲,皖城可將不保,皖城若失,我們將進無進路、退無退路了。”

劉勳笑道,“子揚多慮了,想那孫策現在主要的仇人是黃祖,黃祖射殺了孫策的父親,孫策一直都想報這個仇,俗話說得好,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他怎麼會舍黃祖而謀取我呢?哈哈哈哈,你多慮了。”

劉勳遂不聽劉曄之言,三日之後起大軍三萬,留李術守皖城,直奔上繚。

虞翻見劉勳起兵便回到丹陽,孫策大喜,即刻起大軍三萬,率領周瑜、孫賁、呂範丶程普、韓當、黃蓋等大將佯裝去攻打黃祖,此次出征,孫策帶上了二弟孫權,孫權現已十七八歲,已是成年人,也該讓他出去煅煉一下了。

大軍出發的當時,孫策使一快騎前往海昏,向當地守將告之劉勳要來攻打的訊息,當地守將很是感激,讓民眾都撤進山裡,堅壁清野,不留一點財物於海昏。

劉勳的兵馬經過彭澤到達了海昏,見海昏四城門大開,疑惑不敢進,教人去裡面打探。打探的人回報說城裡空無一人,劉勳大喜,揮軍直進,卻發現海昏已是一座空城,裡面什麼東西也沒有。劉勳大失所望。在城裡住了一宿,便又向上繚進發。

此刻,孫策的大軍已到達石城(今安微貴池縣西),探馬飛馬來報,“報!孫將軍,劉勳的兵馬已到達海昏,海昏已空無一人!”

“好,再探再報!”孫策大喜,即刻傳令,“孫賁、孫輔聽令!”

二將於馬上道,“末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