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孫策稱霸(3)(第2/2頁)
章節報錯
秘密把樊能、於糜及張英找來,商議對策。
樊能、於糜及張英三人喬裝成商人來到丹陽城內見到劉繇,劉繇道,“袁術攻打廬江不下,可孫策一到就拿下了廬江,可見孫策勇猛異常,大有孫堅的風範,現孫策引軍在外,我們不如趁機奪取丹陽,將吳景及孫賁趕出去。”
樊能道,“主公言之有理,我們必須立即行動起來。”
劉繇道,“現吳景的手下人馬總共不過五千人,大將只有程普一人,而你們三人軍馬有三萬餘眾,現在你們馬上返回本部,招集人馬入城,將吳景逼走。”
張英道,“主公,何不將他們殺了算了。”
劉繇道,“千萬不可,那孫策乃當世猛虎,我們若殺了吳景孫策豈能善罷干休,我們只把他們趕去去就可以。”
幾個人商量已定,樊能、於糜及張英各自又偷偷返回本部,統領人馬入城。
早有軍士報於吳景,吳景大驚,剛要下令關閉城門,卻見劉繇引一千兵士而來,包圍了太守府,吳景的傳令兵被殺。
樊能、於糜、張英的大軍擁入城內,程普也措不及防,被張英拿下,押到太守府。
吳景斥問劉繇,道,“劉繇,你想幹什麼?”
劉繇冷笑一聲,道,“吳景,這你還用問嗎,你們都是袁術的部下,而我與袁術又水火不相容,我留你們在丹陽豈不是在我脖子上架了一把刀麼?對不起了,從今天起,你率你部及家人即刻離開丹陽,否則,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吳景怒道,“劉繇,人要憑良心,你想想你是怎麼進的丹陽,當初若不是我接你來,你能在丹陽立足麼?你不能這麼忘恩負義!”
劉繇冷笑著,道,“什麼是忘恩負義,現在是什麼社會你還不明白麼,動盪不安,弱肉強食,在丹陽即是你不滅我那袁術也會來滅我的,吳景,今天我不殺你已經是網開一面了,你不要在這廢話了,我的忍耐可是有限度的!”
“你……!”吳景忿忿地瞪了他一眼,孫賁走過來,道,“吳將軍,我們還是走吧。”
吳景無可奈何,只得領了眾將士及家小几千人離開了丹陽。
出了丹陽城,吳景回頭依戀不捨地回望著,心裡悔恨不迭,孫賁怏怏地道,“還看什麼,走吧,丹陽已不是我們的了……”
吳景咬牙道,“我誓必還要奪回來!”
“我們要去哪兒?”孫賁道。
吳景想了想,道,“還能去哪兒,去壽春袁術那?豈不讓他嗤笑,我們去歷陽吧,歷陽縣令乃是我舊交。”
程普道,“吳將軍,我們應快馬報於孫策與袁術,請袁術發兵攻丹陽。”
吳景道,“我們還是到了歷陽把一切都安頓好了再說吧。”
吳景推馬趕上姐姐吳太太與孫權乘坐的馬車,抱歉地道,“姐,真對不住,又讓你受顛簸之苦了,這回都怪我太心軟太大意了,孫策非怪我不可。”
吳太太安慰他道,“事情已經是這樣了你就不要自責了,記著以後要多長個心眼才對,現在這個社會就是弱肉強食,你不能指望著別人對你有所幫助,你自己必須強大起來才行。”
“是是,姐姐說的對。”
劉繇出兵逼走了吳景,擔心孫策來攻,便派樊能、於糜率軍駐紮在橫江郡,讓張英駐紮在當利口,把住長江渡口,防止袁術順江而下。
袁術在壽春知道劉繇已奪取丹陽,便令部將惠衢為揚州刺史,封吳景為督軍中郎將,伺機奪取丹陽。
再說孫策駐軍在壽春,聽到舅父吳景被劉繇趕出丹陽的訊息後十分氣憤,就想著率軍去攻打劉繇,可是身在袁術手下為將,又不能擅自行動,只能乾著急沒辦法。
這一天,吳郡都尉朱治來到孫策的大營拜見孫策。朱治原先也是孫堅的老部下,後孫堅戰死,朱治便依附了袁術,被任命為吳郡都尉,去年馬日磾執符節到壽春來給袁術封爵時被袁術扣押在壽春,馬日磾見到朱治,便封朱治為自己的副官,朱治便留在了壽春。
朱治見袁術常有稱帝之意心存不規,料定袁術也成不了氣候,今見丹陽被劉繇奪取,而孫策卻在壽春無所行動,不由替孫策著急,便來到孫策大營給孫策獻計。
朱治道,“將軍現統兵萬餘,今丹陽已被劉繇所取,將軍為何沒有行動呢?”
孫策道,“我早有去攻打劉繇的想法,可我身處袁術手下,沒有將令我怎麼起兵?”
朱治道,“將軍攻取廬江時袁術不是承諾讓你做廬江太守嗎,他讓你做了麼?”
“沒有,他騙了我。”想想孫策便很氣憤。
朱治道,“他既然能騙你,將軍為何不能騙他呢?”
孫策眼睛一亮,忙問,“伯父可有計策?”
朱治貼近孫策的耳邊,悄聲道,“少主公,你今日就去見袁術,就這麼說……”
孫策大喜,起身拜謝道,“多謝伯父指教。”
於是,孫策便前往袁術處拜見袁術。
正是:英雄旦得仗劍起,四海蛟龍皆哭泣!